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39|回复: 0

【课件】4-31、苦修行到无生法忍(一)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09万

积分

积分
1092922
发表于 2023-2-23 05: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31、苦修行到无生法忍(一)

 

      你们今天能够坐在这里好好地跟随师父学佛法,听师父的开示,这是你们的福气。等到哪一天学不到了就是没有福气了。师父告诉你们,就算大灾难现在不来或者晚一点来,而人真正的大灾难早就来了,那就是心里的灾难。心里的灾难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天天想不通,难过,自杀等。不要以为天灾人祸还没有到自己身上来,就觉得很开心了。要知道长期的忧郁、难过,实际上你身上的灾难已经来了。比如一个人突然检查出来生了癌症了,是不是大灾难来了?

 

      师父今天继续给大家谈修行。我们天天说修心、修行,实际上修行是一种功夫。如果你修行修得好,说明这个人有功夫。因为修行的人,第一不会常常的轻视人家。很多人以为自己不得了,年纪轻,有学历,又有一点钱,什么都可以作为他的一种资本,所以就轻视人家。没有修学的人连眼睛也会经常看不起人家,没有学佛的人才会经常讲人家。只有真正学佛明白这些道理的人才不会轻视人家。所以学佛的人看人是一种慈悲的眼神,是慈悲的,而不是轻视人家的眼睛。

 

      修行要苦修。一个人苦了才知道修行修心,他若不苦是不会修心的,所以叫苦修行。苦修功德的人心里就不会轻视人家。如果你心中对人家是很善良的,你就不会轻视人家;如果轻视人家,这个人就不会好好修心的。如果一个人来拜佛菩萨,而且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拜,如果他对人家随随便便,轻视人家,不诚心,他就是没有好好学佛,就是对菩萨的亵渎,就是有孽障。同样,因为你们秘书处每个人在这里都代表着菩萨,不管你们今天在这里打字也好,听电话也好,你们所做的每一个行为都要对得起观世音菩萨,对得起众生。因为你们是学佛人,如果你们不慈悲,看不起人家,这就是没修好,才会感觉人家烦。苦修是要克制住自己,压制住自己,那才叫吃苦,才能成功。要以苦为乐。因为每位众生都有佛性,他们都是菩萨,他们都是佛。对人家那么凶,对得起人家吗?连动物都不能轻视,都不能去骂。如果你对着一杯水不停地说不好听的话,等这杯水结了冰之后,它的图形是很难看的;如果你对着一杯水不停地说好听的话,等它结了冰之后,它形成的图案是很漂亮的。

 

      一个懂得佛性的人是要真实,因为人本身是虚妄不实的。什么叫虚妄?人做每一件事情都是虚的。比如今天去买一件东西,你看见了是实实在在的,过几天坏了扔掉了,这个东西就没有了,不就是虚的吗?什么东西都是假的、都是虚的。从实到虚它是一个过程,从生出来到死也是虚的,在人间什么东西都是虚的,是空的。人在这个世上是虚幻不实的,是虚幻不实的灵体。所以我们自己的佛性让它表现的形式要实在一点。世界的一切虽然是虚的,但是要让它的表现形式实实在在一点。就是说你今天可以变,但是你的表现形式是实在的,也就是说让它尽量不要变。因为在人间可以借假修真。

 

      真正学佛的人是谦虚的,拜师也一样。你们拜什么师就跟这个师父学什么法门,都是一样的道理。另外不要常常轻视别人的法门,或自以为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当你在学佛的时候,如果你已经拜了这个师父,你最好不要轻视它。你最好学一个自己认为最好的法门,千万不要去评论别的法门好与坏,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师父再一次告诫,你们是师父的徒弟,是师父的弟子,千万不要说任何一个法门不好。都是好的,都要尊重。

 

      菩萨说:人最大的痛苦是自身造成的,人的灾难是来自于自己。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破坏了生态环境;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破坏了自身的生活环境。很多女人很凶,不就是把自己生活的环境破坏了吗?很多人不好好吃饭,不好好休息,不好好做事,不就是把自身的环境给破坏了吗?所以才会生病、生癌症,对不对?这就是人在永远的破坏自身的环境。一个人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呢?因为他经常为自己想,“我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我是怎么样怎么样。”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是最大的。你们今天学佛,一定要放下,不要等到躺在床上时才知道我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为何不现在就想开、放下呢?肮脏的灵魂、肮脏的灵体、肮脏的孽障全部在你们的身体上,把你们脑子全部搞得稀里糊涂,分辨不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要把自己放下,我没有什么面子,我其实没有什么本事的。一定要学会放下。我要的是生命,我要的是我自身的修养,我要的是自己的境界,我要的是今后能到西方极乐世界或者是到四圣道,那才是真正的境界。是要那些真正存在于心灵的东西,而不是要什么家具、钱财,名利……要这些东西有何用呢?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名利、地位、思想要减淡。要减淡自我,就是要把自己看得越来越轻,其实这是对你自己学佛境界的提升。有时候并不代表你没有面子,也不代表你的境界掉下来了。越谦虚、越懂礼貌的人,给人的感觉越是高贵,才能让人看得起呀。死要面子的人是被人看不起的。要看淡自己,要放下自我,才能活得自在。要学麦穗——果实越饱满,头垂得越低,就是越谦卑。佛菩萨说: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不可得。什么都不可得,什么都是没有的。要放低自己。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看不起别人就是看不起自己。师父讲的都是人间佛法,最好的、有智慧的语言,希望你们好好地学,好好地悟。

 

       要看到众生。众生就在你身边呀!众生的苦就是我们的苦。所以学佛要放下自己,要肯吃苦。要记着,要经常做无我想。就是没有我自己。无我,就是没有我,没有自己。经常想想,“我没有做什么,我有何德何能,我很渺小的”。这就是喜舍。如果人常做畜生事,就常做畜生思。就是经常做那些畜生做的事情,你的脑子里就会常有畜生的思维,时间久了你的思维就成了偏思维,而不是正思维。人要懂得自尊自爱,要学得庄严。学佛的人要学庄严,要庄严佛净土呀,看看佛菩萨庄严不庄严?当看到佛菩萨的时候,就是有肃然起敬的感觉。学佛是学庄严,学佛要学自己的修养,要学仁义礼智信,要经常做无我想。出生前有没有我呢?等到出生了,我是谁呀?生出来的时候你知道你是谁?等到死的时候,你又是谁?你今天的名字叫某某某,当你死掉了之后,这个名字还有吗?人来到世上就是到此一游,短短的一生就没有了。所以做一天人就要认为自己是一无所有的。我来到人间是一无所有,走的时候也是一无所有。我不为名去争,不为利去争,钱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名利对我来讲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名对我来讲也没有什么吸引力,我连自己都没有了,我又有什么名利可以争呢?少争名争利,这个人就活得自在;少一点欲望,这个人就活得潇洒自如。你今天所拥有的财物也只是暂时的拥有,是暂时保管的。比如父母还没有去世之前,这个房子是父母的名字;等父母过世了,这个房子是不是成为孩子的了?这个房子还是父母的吗?你们父母能拥有永远吗?他们的房子你不能拥有永远。所以不要再想不通了,所有暂时的拥有将来又归别人拥有了,这不是真正的拥有,都是暂时的拥有。

 

      要学会忍辱。人一生中有挫折、诽谤、打击,所有的这一切我们都要学会忍辱。忍辱的境界非常高,忍辱是菩萨的境界。一个能够忍耐的人,他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比如对方要和你吵架,你不吵,你就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所以一个有境界的人,你讲他好坏和不讲他,对他来讲都没有什么影响。忍辱境界的果位很高,相当于八地菩萨的果位,是很高的。如果一个人有很好的忍耐力,不发脾气,实际上这个人的境界就很高。一个人要忍耐,要有一个心里调节。我们人的毛病就是忍不住。所以一定要学会克制,一定要有一个心境,也就是说要克制住,要无我。“无苦集灭道”的意思是要你把苦全部消除,所以要忍,叫“无生法忍”。不懂得忍辱精进就没有智慧,没有菩萨的境界。要修到无生法忍其实就是无所住,就是什么都无所谓了,到哪里都一样,都无所谓了,你的心就是无所住。

 

       要学会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菩萨高境界的果位。“无生”就是没有生出来,“法忍”就是法界的忍耐。“无生法忍”就是根本连忍耐的这颗心都没有生出来。就是根本没有感觉生出的忍耐叫“无生法忍”。就是说我根本没有感觉我要忍耐,这个要忍耐的心都没有生出来。人家讲我,我根本不生气,我只是认为这是他的一个观点而已,对我没有任何影响,我为什么要生气呢?很多人能知道自己要忍耐,“哎呀,我气呀。不行,我一定要忍耐,我是学佛的人”,还以为自己的境界很高呢。“我是学佛人我必须要忍耐,你骂我好了,你打我好了,我就是忍耐”,实际上这个忍耐不是最高境界的忍耐。如果认为别人骂你而你要忍耐,其实那不是学佛的最高境界。要学会他骂你的时候你认为他没有在骂你,是帮你作为提高你境界的一个阶梯,就是一种增上缘,就是增加你上进的源泉,他给了你这个境界让你进步得更快。比如在家里对方骂你,你就把它当作一种境界提升来看,这种忍耐就是一种法忍。法忍就是没有忍耐的意识,就当真的没有发生过,你骂我,我没有感觉。就像很多人说:“对不起,我刚才可能讲话让你不开心了。”“哦,没有没有。”人家是真的没有感觉。而现在的人敏感得不得了,根本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自己就往自己身上套——你讲的就是我。师父每次给你们开示完之后,很多人说师父今天又在讲我了。你们每一个都认为师父是在讲你们,其实师父讲的是现象,我没有讲你们。我给你们开示的时候,我脑子里就没有想去讲谁,我讲的就是一种现象。但是你们各自往自己身上套的时候,坐在这里心里会很难过的,师父今天又讲我了。经常有徒弟来问我:“师父你今天是在讲我吗?”我是真的没有感觉过,但是师父为了让他感觉他说的是对的,可以让他改毛病,师父就说“是的”。其实我根本没有讲他。这就是往自己身上套,就是挖一个洞自己往里面钻。

 



金言法语

苦修功德的人心里就不会轻视人家。......以苦为乐。

 

一个懂得佛性的人是要真实,......我们自己的佛性让它表现的形式要实在一点。

 

一定要学会放下。我要的是生命,我要的是我自身的修养,我要的是自己的境界,我要的是今后能到西方极乐世界或者是到四圣道,那才是真正的境界。......佛菩萨说: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不可得。

 

要看到众生。......众生的苦就是我们的苦。......要经常做无我想。

 

忍辱境界的果位很高,相当于八地菩萨的果位,......要修到无生法忍其实就是无所住,......“无生法忍”就是根本连忍耐的这颗心都没有生出来。

 



相关开示

思考:修行要苦修

苦修功德的人心里就不会轻视人家。......苦修是要克制住自己,压制住自己,......以苦为乐。因为每位众生都有佛性,他们都是菩萨,他们都是佛。

wenda20130621  24:17  

如何去除我慢心

 

女听众:人经常会产生不平等心,有时候也会产生我慢心。学佛人也会,比如有的人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对新同修就会有点看不起的感觉,这种应该怎样去除呢?

 

答:去除我慢心最主要是要有平等心。如果没有学佛的平等心,去除不了我慢心。

 

平等心是什么?人人皆是佛,

学佛人应该把所有的长者都视为自己的父母亲,把所有的小辈都视为自己的孩子和孙子,这样就会有平等心出现。

 

视自己高人一等就是因为没有菩萨的平等心和慈悲心,这个要提到一定高度来讲,一个人看不起人家,有我慢心,实际上会功德有漏。就是说一个有高傲心的人,就是因为学佛没有学好才会高傲。如果这个人贡高我慢,那这个人实际上就不是一个菩萨,真正是菩萨不应该骄傲,应该视众生平等,对谁都这么好

 

(明白了,我发现很多修得特别好的人,是越修越谦虚的)对了,要学麦穗,长得越高,头垂得越低;要学大海,心胸无比的宽旷,永远处于最低处(谢谢师父)

 

提问36  忍辱是如何产生功德的?

 

问:師父在新加坡的最新开示,说“忍辱是精进最快的一种功德”。请问師父,忍辱是如何产生功德的?

 

答:首先,比方说你有业障来了,人家攻击你了,对你不好了,你能够忍耐,当你一忍耐的时候,你是不是在消自己的业障?(是的)人家在讲你的时候,你不是在消自己的业障吗?(是的)那是不是有提升了?(是的)

 

比方说夫妻两个,本来老公想跟你闹,想离婚的,但是你忍辱了,他讲不出来了,你是不是在提升了?(是的)你如果跟他一吵,他就借机说:“哦,那就分了算了。”对不对?(是的)你一忍耐,他一想:“老婆也蛮好的,现在怎么变好了呢?念经念的。现在怎么这么老实了呢?我再骂她两句,看看她烦不烦。”再骂几句,一骂还是忍辱。“哎哟,老婆蛮好的。”再骂几句,老婆憋不住了,准备反击了。这个时候又骂了,她要跳了,

 

突然之间想到解结咒,

嘴巴里一念解结咒之后,老公突然之间气消了,觉得老婆也蛮可怜的:“我一辈子也没给她什么,让她受了这么多苦,也没给她什么大富大贵、荣华富贵,跟着我吃了这么多年的苦,由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变成现在这么一个老太太,哎呀,很可怜,原谅她吧,我自己也没什么好。”

 

这样,让对方也会慢慢地心态平静。实际上,你不但帮了自己,还救了对方,是不是功德很大?(是。感恩師父慈悲开示)

 

2018-05-20  新加坡

 


 

体悟:真空”和“虚空”

一个懂得佛性的人是要真实,......我们自己的佛性让它表现的形式要实在一点。......让它尽量不要变。因为在人间可以借假修真。

wenda20131025  17:10  

如何破除“我执”

 

女听众:在家的居士脱离不了凡尘这个环境,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家庭角色,还要跟人打交道。他怎么样修才能够早日破除“我执”呢?

 

答:修是长期的,是一点点改毛病的。

像你们嘴巴里讲“我要破除我执”,喊口号有什么用?

 

破除我执就是说不要执着,人家说什么无所谓,不要自以为是。

 

就像师父现在讲你们,你是个博士,我现在把你讲得一钱不值,你就觉得“我本来就没什么,一无所有,学的这点东西也是很片面的,我不要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博士怎么样啊?”这样的话你就破除我执了嘛,

 

破除我执还有个境界呢,要有人来帮你破除的啊!师父现在讲你们不就帮你们在破除吗?

 

没人讲你,你慢慢会骄傲起来的。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老不被人家讲,慢慢会越来越骄傲,最后自己就堕落到我执的陷阱当中了。因为觉得自己永远是正确的,最后一件事情做错了,被人家赶下来,你不就是错了吗?

 

(嗯,就是放下自己,然后一点一点地积累习惯,以后就成自然了)对了。很多爸爸自以为是,妈妈从来不敢讲他的,这个老公在家里牛得不得了。有一次孩子的事情叫他抉择,家里他说了算的嘛,“我就觉得这个孩子应该怎么样”,最后把孩子弄得死掉了,痛苦啊,难过啊!这不是我执了吗?你多听听老婆的话不就好了吗?有时候跟她商量也好啊,听听别人的意见。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你自己不就做砸了吗?(对的,谢谢师父)

 

Wenda20180713   01:13:05   

如何理解“不见其功”

 

女听众:梦到师父说了三句偈语,记不太住。第一句是关于佛陀的,第二句意思是“不见其相”,第三句是“不见其功”,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不见其功”,叫你谦虚,做任何功德不要去看到自己的功德

 

(是让他不要着相,对不对?)对啊。做了一点好事,看到做了一点功德了,就老在自己功德里转不出来了(好的,我让同修听您的开示)

 

wenda20170407  26:53  

“真空”和“虚空”有什么区别

 

女听众:请师父开示一下,真空和虚空有什么区别?因为您在《白话佛法》说过真空、虚空,还说过不能真空,就有点绕了。

 

答:虚空法界,就是菩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万物都是虚空的。

 

这个“虚空”是什么?用现在话讲叫前后不搭调。什么叫“前后不搭调”?比方说,孩子生出来了,八十年之后孩子在哪里?搭调吗?(没了)今天你买了这样东西,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在哪里?没了(嗯)你小时候的青春,等到你老年的时候,青春在哪里?一切都没有完整性,没有循序渐进,没有头尾的,那就叫虚的。比方说,这个女的化妆化得很漂亮,把妆一卸掉,很难看,你说这个是不是虚的?她的漂亮、她的美丽是不是虚的?(对的,是虚的)就像某些人一样,化妆化得每个都是大美女,妆一卸找都找不到了。这就是虚的,虚幻的美丽,虚幻的真实性。

 

那什么叫“真空”呢?真的东西是什么?本性、良心。本性、良心经过你修学佛法之后,你慢慢地让它变成一种真实的东西,因为我的本性、我的良心修出来了。

 

但是本性、良心对人间事物的认识也是空的,所以叫“真空”

 

(明白了。师父以前说过“借假修真”,就是我们这个肉身是假的,但是我们修的是真的灵魂,是不是也是跟这个意思差不多?)没有,就是你真性的佛性出来了,是真的吗?(嗯)那为什么是空的呢?因为佛性看到了这个宇宙空间都是空的,那是不是叫“真空”了?(嗯)

 

那什么叫“虚空”?因为你在人间的角度上看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的,到最后都是没有的,是不是空了?没有不叫空吗?一个叫“虚空”,一个叫“真空”

 

(师父您说过,一切都不能长久的东西都是假的,都是空的,是不是也是这个“虚空”的意思?)对啊,只是看这个问题站的角度不一样(感恩师父。您要不讲,我们《白话佛法》看好几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看一百遍也看不懂(但还是想看,看了找问题,带着问题看,想到问师父还是蛮开心、蛮法喜的)要看,要看。

 



体悟:什么是真正的境界

一定要学会放下。我要的是生命,我要的是我自身的修养,我要的是自己的境界,我要的是今后能到西方极乐世界或者是到四圣道,那才是真正的境界。......佛菩萨说: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不可得。

Wenda20201002   21:57  

师父法身开示:如何提升境界

 

男听众:师父,昨天晚上您的法身也来了,关于提升境界,我们学佛念经有些师兄们遇到问题了,忍不住就跳,忍不住就闹,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您的法身讲了一下境界怎么提升的,我可以读一下您看看吗?(你看看如果里边有什么对人物的一些批评就不要了)没有对人物之类的(一些指导性的,都能够鼓励别人,明白了吗?)面对普罗大众的。我就是请示了菩萨,菩萨说是普罗大众的,也请示您,您法身说普罗大众的。

 

“孩子们,境界怎么来的,知道吗?忍辱得来的。想骂人了,我就不骂人;想打人了,我就不打人;想做坏事了,我就不做坏事;想做畜生事了,我就不做畜生事;想破戒了,我就不破戒。就是逼着自己改变,就是逼着自己成佛成菩萨,就是逼着自己越来越像诸佛菩萨,境界不就来了吗,境界不就出来了吗?

 

要懂啊,学佛念经要懂啊,不要光整天用嘴巴去念经,又不用心去念,又不去做,没用的,不用起来没用的,依然不是你的。

 

要懂啊,佛法生活化,把佛法原原本本地用到生活里面,用佛法智慧处理一切、应对一切、面对一切。难道我没有智慧吗?难道我不能离诸佛越来越近吗?难道我不能成佛、成菩萨吗?

 

学佛念经要懂啊!改毛病,断恶习,离诸佛越来越近。要经常想想看,我还有多少毛病没断,我还有多少恶习没改,我离诸佛还有多远,我该怎么做离诸佛越来越近,我该怎么行越来越像菩萨,我该怎么悟越来越有菩萨智慧。不是光嘴巴念经,又不去做,念一辈子经,不改毛病,你告诉我,能上天吗?能成菩萨吗?能成佛吗?念经是干吗的,知道吗?念经是离菩萨越来越近的,越来越像菩萨的,越来越有菩萨智慧的。而不是光嘴巴念经,又不去做,不去行,不去改毛病,那是没用的,依然成不了佛,成不了菩萨。

 

学佛念经要懂啊,我是未来佛,我是未来菩萨,菩萨怎么样做,我就怎么样做,菩萨怎么样行,我就怎么样行,菩萨怎么样降伏万难,我就怎么样降伏万难,难道不能直达彼岸吗?难道不能成佛,不能成菩萨吗?

 

要懂啊,我每天用多少时间像菩萨一样,用多少时间像人一样,用多少时间像畜生一样活着。要每天想想看自己是不是离菩萨越来越近,还是离菩萨越来越远。有些佛子每天离菩萨越来越近,有些佛子每天离菩萨越来越远。为什么啊?不愿意改毛病、断恶习,整天怨这个、怨那个,不就是离菩萨越来越远了吗?菩萨会怨这个吗?菩萨会怨那个吗?菩萨会抱怨吗?菩萨会打人吗?菩萨会骂人吗?菩萨怎么做的啊?菩萨怎么行的啊?菩萨怎么悟的啊?菩萨怎么利益众生的啊?菩萨是怎么念经的啊?我每天是怎么做的啊?要懂啊。

 

孩子们,每天离菩萨越来越近,而不是离菩萨越来越远。师父会加持你们,帮助你们跨越过去。师父用生命来帮助你们、护住你们,希望你们不要让师父失望,不要让诸佛菩萨失望。师父爱你们胜过爱自己,师父希望你们将来都能成佛、成菩萨,这是师父最大的心愿。好好修啊!师父还会过来看你们的。”感恩慈悲的观世音菩萨,感恩师父。

 

答:呵呵……以后念师父的开示,语气稍微软一点,否则师父的形象变得跟吵架一样……跟你开玩笑(师父,忍辱,大概我们要怎么忍辱?因为有的师兄遇到事情就会跳、遇到事情会闹,他定不下来)

 

忍辱的人,他是有修养的,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切是假的,所以他就会忍辱。

 

因为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真的,一会儿就没了,不就假的吗?忍辱就是把假的东西慢慢化掉它就可以了

 

(哦,是这么回事啊。看来我们学佛念经还没有真正地用起来,所以才会出现这些问题的)对啊。你要是真正有修养的人,你说你会跟人家吵架、会生气吗?他看穿了。所以修得好的法师、高僧大德他都不会着急的,他有什么好着急,这个世界本来就假的,在假的里边你能找到什么真的?(对对对)

 

Wenda20170409A 49:59

五蕴皆空和四大皆空

 

问:有个同修问五蕴皆空和四大皆空地水火风空,是不是有关联性?人体内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也会随着人死亡而变空,只有彿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会随着轮回投胎转世?

 

答:是啊,四大皆空地水火风空,四大就是地水火风,讲的是人身体所产生的物质,人死了这些东西都没了(那四大皆空和五蕴皆空有联系吗?)五蕴皆空就是说色受想行识,你感觉也是空的。眼睛看见的颜色也是空的。你的感受你当年感受特别开心,你过了就没了。想,你想过了不就没了吗?行,一个行为做过了,就没了。识,意识里,进入你的深层意识,法喜充满,当年很多人说“我要去旅游了”,开心得不得了,现在哪有这种感觉?“哎呀,人家请我吃饭,这顿饭好得不得了”,吃完了就没了。就像有些人,上去的时候开心得不得了,现在住在監獄里边,

 

这种不是“色受想行识”都是空的吗?

当年什么样的感觉?现在怎么样?(直接大起大落,转眼之间天壤之别)不珍惜,不是真正地……以为天上没眼睛看的,做坏事肯定要受到惩罚的,

 

所以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并且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我们周恩來总理有一个徽章, “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一定要为众生服务。

 

師父多自律,你看任何时候我自律吗?一个人要自律的,不要贡高我慢,不要以为怎么样,不管什么情况要放下自己。很多人被人家捧了几天,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体悟:要看到众生,要经常做无我想。

要看到众生。......众生的苦就是我们的苦。......要经常做无我想。

wenda20141130B  01:03:03

如何理解“人活着就是为众生付出”

 

男听众:在节目中,师父多次跟我们说起“人活着就是为众生而付出”,这句话弟子一直没听明白,世界上这么多忙忙碌碌的人们,不都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得失而安然地活着吗?直到前段时间,弟子在生活中找了一个类似的例子来打比方,感觉好像想明白了,想请师父帮弟子批改一下。也就是说在十法界中,人道虽属六凡道,但也算三善道之一了,在人道里面苦乐参半,是最好修行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好比一所学校里面一个重点抓升学率的班级,你来到这个班级,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升学。我们今天很庆幸来到这个了生死、求解脱的最好班级,就应该好好地珍惜这次机会,

 

为众生而付出,为自己而精进,为众生就是为自己,

 

否则只有留级或降级,或者干脆就别来这个班级。谢谢师父开示!

 

答:实际上你刚刚讲的这个应该说不是初级的,算中级理解这个问题了。实际上我们活在人间为别人,你想想看,我问你几句话你就知道了,妈妈活着不是为孩子吗?是不是为别人?很多人活着都是为别人的。

 

但是问题你能够为众生,不是为你自己私欲所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真的为众生了。如果你今天无缘大慈,你就是菩萨

 

如果你今天有缘分的,你就帮助你们家里的亲戚啊朋友啊,那你还是小我。所以真正能够为别人的话,要无缘大慈。所以为什么我经常讲雷锋呢?雷锋帮助老妈妈,背着老妈妈去看病,帮人家推车,哪一个是他的亲戚啊?一个都不认识的,这样的人才是有高境界的人。

 

所以无缘大慈,实际上就是说心中想着众生,心中只有众生,因为菩萨没有自我,所以菩萨才能成佛。

 

只要有自己的人,那就有“我”字,那就是投人。人虽然是在三善道里边,但是它属于三善道里面最低档的一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人道是最低档的,所以人就是自私。再下去就是畜生道,所以畜生道的所有畜生不会为别人,只能为自己。为什么狗很容易投胎呢?因为狗还有一点心是为主人的,它会救主人,所以狗还能投胎做人。其他的很多动物很难投人的,因为它们出来就是为自己,它们死了也是自己,它们就知道我我我……

 

所以很多人为什么下辈子还是投人?因为他们脑子里没有别人,只有自私,只有自我,所以他们下辈子还是“我”(明白)

 

提问44“无我”和“忘我”在境界上有何不同?

 

问:请師父慈悲开示,“无我”和“忘我”在境界上有何不同?从“忘我”如何修到“无我”?

 

答:“忘我”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一种是修为。忘掉自己了,这个人已经心中有别人了。有众生的人应该忘我,就是去除我相了。“无我”也就是没有自己了,“忘我”就是要忘掉自己,那境界的确是要比“无我”低一点。

 

“忘我”是一种意识,

“我在想象中要忘掉自我”,就像妈妈一样,“我要对孩子好,我要忘掉自我,我拼命地为孩子好”;

 

如果“无我”,她根本想都不要想

“我要为孩子好”,拼命在家里给孩子做事情。天天救人,完全把自己都忘记了,置身度外了,那就叫“无我”;

 

如果忘我,“我不要想自己,我要想别人,我不要想自己,我要想别人……”这叫“忘我”。

 

2018-06-16 澳大 利亞  布裏斯班

 


 

体悟:“无生法忍”就是根本连忍耐的这颗心都没有生出来。

忍辱境界的果位很高,相当于八地菩萨的果位,......要修到无生法忍其实就是无所住,......“无生法忍”就是根本连忍耐的这颗心都没有生出来。

要超脱六道就要看破,连辨别的心态也不能有。

问:梦到自己在蔚蓝的天空, 完全没有身体,天空中突然显示“非想非非想天”,意识着自己修到这层天。突然听到有声音对弟子说话(意念中是師父或观世音菩薩的声音,忘了如实的句子),问弟.子是否知道怎样的人会到非想非非想天?就像師父所開示的,比如一件事发生,自己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你有想吗?有想过。但是你有说或做出来吗?没有。

 

也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只是忍,但却不能化解,修到无生法忍,那就只能往生至无色界天的非想非非想天。请问这是真的吗?

 

要超脱六道就要看破,连辨别的心态也不能有。

 

答:完全正确。这个很重要,到了无色界天进入非想非非想天,意识已经超越了,但是没有真正放下,还有很小的业放不下,就脱离不了六道,就成仙了。在无色界天的人有很大的功能。

解答来信疑惑(二百三十一) 2018-06-08

 

wenda20170409B  08:04  

如何理解“无生法忍”

 

女听众:师父在《白话佛法》(四)里面有两篇文章讲到“无生法忍”,题目是《苦修行到无生法忍》(一)和(二)。师父,这个“忍”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在初级阶段其实就是忍让,就是说“我让你,不和你计较”?师父在里面有段开示说:“人一生中有挫折、诽谤、打击,所有的一切我们都要学会忍辱,忍辱的境界已经非常高了,忍辱是菩萨的境界。”这个忍辱的意思就是指包容一切,对吧?

 

答:是啊,包容,能够忍耐的人就能包容别人。

你看人家讨厌,你这个人能够忍耐吗?

 

(那就是对“忍”的理解上了一个台阶)对了(人可以包容一切的时候,是不是就是无生法忍了?)你这比较片面,做不到。

 

“无生法忍”,生都不要生出来忍耐的心,才叫“无生法忍”,“无生”,不要生出来。

 

很多时候,“我忍耐,我忍耐,我忍辱精进”,这还不叫境界;

“我没有忍耐的心,人家骂我,我也觉得这是缘分,人家怎么样对我也是缘分,我根本没有生出来忍耐的心”,那才叫境界。

 


 

白话佛法精选

广播讲座 四相皆空 无生法忍 (第86集)

 

 





上一篇:【课件】4-30、认识禅学,摆正意识
下一篇:【课件】4-32、苦修行到无生法忍(二)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5 00:07 , Processed in 0.05160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