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要懂得将凡心入佛心,就是让我们凡人的心要进入到佛心的境界。
……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的心只有放在佛的位置上作佛,你的心就是佛,如果一个人有佛心,这个人一定会有佛念、佛智和佛的意识存在,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观 音 堂 开 示 200423 《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
我们的心想什么,要和佛菩萨想的一样;我们做什么事情,要和菩萨想的一样。要想象着自己心的自在,
因为只有和佛一心一意,才能任运自己的心灵(任运就是能够完全自在自主自己的内心),良心、慈悲心、无我利他之心都会出来。
要安住自己的内心,不让它轮回,你就会进入永恒的涅槃之道。
—视 频 开 示 第66集 《 佛性平等无二 》
要让我们的心去和菩萨相应,这是最重要的,跟菩萨相应,你的心就会安静,就会干净;
和菩萨相应,你就会明心见性,你就会明白佛的大慈悲和大愿力的能量。
—观 音 堂 开 示 200208 《 保持正念,三不可得 》
一个人的心清净,就是通向大菩提心的资粮。…清净会让你生起初发心,初发心就是正等正觉的心。
如果一个人拥有正等正觉心,拥有初发心,才会懂得怎么样在人间自度度他,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超脱凡人的境界,进入正等正觉的菩萨境界。
—视 频 开 示 第73集 《 初正则终正 》
Wenda20130906 09:40
关于与菩萨相应的问题
问:您讲“相应”的时候说“知理去执行就和菩萨相应了”,是不是说学佛要行佛,要“身口意”一致?
有时我们许个愿,不是像吃素、放生可以量化的愿,这个愿就是一种心灵的愿望,比如说“我想把菩萨给我的爱传递给身边的有缘人”,但是在做的时候必须要量化才可以。比如我可能存了几张經 文 組 合,同修需要的时候,我有时心里就会想:“我应该给他几张呢?”这个是不是我就不应该想?
答:从内心深处发出慈悲之光跟菩萨也会相应,所有慈悲善良的东西都会跟菩萨有一种相应感(考虑、判断给同修结缘几张經 文 組 合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真的做得不对、违愿了,心里特别难过。但是如果真的什么都不考虑,有多少就给多少,又感觉自己是不是没有这么大能力去担呢?有时候就会矛盾)尽自己能力办事情。我们做人也是这样,有时候尽自己能力去做,并不一定每件事情都做得好,但是只要你用心了,用自己的情去做,你就跟菩萨相应了。没有私心的布施那是真爱、纯爱,如果有私心的布施那不是纯爱、不是真爱。
所以当你有这些想法、有压力的时候实际上说明你不是纯爱,如果你真的愿意帮助别人,你连这些执着都没有,你连想都不要去想,很自然地就出来了,那才叫真正的摩尼珠,真正地让自己的心和菩萨的心能够相应(是的,过后就觉得自己又执着了,想多了,觉得很难过)你不能完全钻在佛理上的,否则你要去佛学院了,你一辈子也行不了。如果你在佛学院,那就好好修你的心了,就没有修你的行为。但是也有很多的法门,叫人家做的,比方说叫人家做好事,不停去帮助别人,这是修行的。实际上应该修心和修行融为一体,那才是比较完美的。
Wenda20200329 46:45
如何理解“天人合一”和“心佛合一”
问:师 父,您在悉尼法 會说:道家说“天人合一”,我们佛家说“心佛合一”。如何理解“天人合一”和“心佛合一”呢?
答:道家讲天的,天上,讲的是六道里边的天道,就是天意,所以他们叫替天行道。佛家讲“心佛合一”,佛陀告诉我们,人的第九意识阿摩罗识里面本来就有佛的,你要把自己的本性拿出来映照着你的人性,那你的人性和佛性合一,你不就是人间的佛吗?
(明白了。人家说“人有善愿,天必佑之”,这个“天”是指这里的天吗?)是啊。天,每一个都不一样的,有的天是在天道的天,有的是超出六道的天(哦。“人有善愿,天必佑之”,也可能是超脱六道的菩萨来帮你,也可能是欲界天的菩萨来帮你)对啊。神仙、护法神在天道也有很多的。八仙过海,他管着天界,他就能帮你。过去有的道家拜祖先、拜仙人、拜神仙,就是这样(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