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休去,便休去;欲觅了时,无了时。 白 話 佛 法 2-14 《 生命是妄想的产物,管住信根、念根来改变它 》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79&tim=1688112210900
如果你能清净无碍,…精进无为,无所住心,当下即得自在解脱。 所以学佛做人,只要你不执著自己所做的一切,能够放下,精进无为,不为自己所得到和拥有的任何一点一滴去执著它,你就无所住著,也就是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罣碍在你的心中,你当然就自在解脱了。 —视 频 开 示 第85集 《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有时候在心中就有,不在心中就无。很多人间的物质都是虚空的,连人都是虚空的,我们到了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空的。 …… 学佛人就是要管好自己这个心,真正学佛的人,修行修心、修心修行,离不开这个心,所以管好自己这个心,让自己这个心心无罣碍,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 —视 频 开 示 第71集 《 一念智 即般若 》
wenda20150301A 05:58 破迷开悟的放下和想通了放下有何区别? 问:破迷开悟之后完全的放下,和在意识当中想通了的放下有区别吗? 答:破迷开悟的放下那是悟性,那会真放得下。如果想通了放下那是暂时的,虽然你想通了、放下了,但是一过时间你又会想不通、又会拿起、又会放不下了(对。就是感觉一件事情从一个角度去想就放下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就是想不通)对了,就这样(那自己想通和破迷开悟还是不完全一样的,对吧?)对 (真正破迷开悟要怎么做到呢?)真正破迷开悟靠长期的正能量、靠长期的慈悲、靠长期的不做坏事、只做好事,靠长期的修心、许愿、放生、念经(明白了,师父)
Wenda20181019 26:20 梦到自己有法号;有关“无我”“无心”的哲学观 问:同修现实中正在酝酿写出家申请,梦里去了一座寺院,受到法师的热情接待。同修问法师:“你们寺院出家的法号排到哪个字了?”法师写了一个“山”字。同修不理解,法师赶紧写下了“了却世间万缘——释了缘”。同修梦里不太满意这个名字,法师又说:“‘释了缘’这个名字多好啊,了却世间万缘。”…请师父开示,法号“释了缘”是提醒同修放下世间万缘,早日出家修行吗? 答:对啊,已经跟他讲了。“释了缘”就是有法号了。一个人虽然没出家,但是他有法号的话,说明他上辈子跟菩萨很有缘分。叫“释了缘”的法师很多的(对,是很多。同修问法师出家的辈分排到哪个字,法师写了“山”字。是什么意思?)跟他上辈子在这座寺院里的法号或者跟他的师父有关系(明白了)现在某禅院的住持就叫“释了缘”,说不定这个同修跟他还有缘分呢 (明白。现实中同修已经基本放下亲情、爱情了,有时候触景生情,还会对父母动心念,起一丝留念之情,然后护法神晚上就会来提醒。请问师父,是不是修到后来,对人间所有虚幻都不应该入心,要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当然,这是高境界。无所住而生其心,已经到了一种超凡成圣的境界了。有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人间,你根本没有超脱(师父再讲几句吧)你问得境界高,我就跟你讲得境界高。 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有所住和无所住,有为法和无为法,讲的全部都是哲学。你用心做和没有用心做所产生的果是不一样的。有心、无心,万物唯心造,你连“心”都没了,那你不是境界很高了吗?你今天做什么事情还有“心”,你当然就是没有解脱,你还是沉浸在迷茫当中(明白。师父说的“无我”就是“无心”,是这样理解吗?)对啊。“我”都没了,哪有“心”啊? 所以很多人说“你今天坚定信心”,那你还有“心”,你是刚刚开始。你要是已经从幻觉当中真正解脱出来的话,你就不一样了。《楞伽经》里边讲“自生解脱想,而实无解脱”。你只要想解脱,你就是还没解脱;等到你根本想都没想解脱,你已经解脱了(明白了)自己产生想解脱的想法,实际上你还是纠缠在各种因缘中,没有解脱。 就像照镜子,虽然能够看见镜中的人,实际上镜中人是不存在的,你脸拿开,镜子里哪有人啊?你看见镜子里那个人,你说“我不想看见人”,你说镜子里那个人是不是人?是不是你?是你,但是这个“你”又不是真实存在的你,是一个虚幻的你,因为你离开镜子,镜子还是空的。“实无解脱”,当你还想解脱的时候,你实在没有办法,还在解脱当中。开悟的人不会说自己开悟的,不开悟的人才说自己开悟(对对,所以师父要我们借假修真)假过头了,还是假(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