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想自己空性之后,应该是入定,……入定之后才能转化为空,当一个人定下来之后,他的意念才会出来,……要保持身心的干净,保持身心的纯洁, 白 話 佛 法2-18 《 找到自身的菩提心,不让恶缘转轮回 》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83&tim=1688069341780
相关开示: 要把念头放空,把自己的内心要好好地看一看,来检查自己的内心,观察自己。观察自己就是“观自”,你心中佛性到底在不在。到了最后你的身心要放空,先有,到后来全部都是空的,那就是印证了真谛——苦空无常。 —视频开示 第30集 《 空观与九识合一 》
“如镜见形,五蕴自明”…… …… 心静如水,定当解脱。……师父经常跟大家讲,为什么水特别好?水清澈无比、干净,又安静又干净。希望大家学佛,心中要如水般地清净。干净的人,他自己的本性中就会慢慢地空,在性空中。在性空中活着的人,他就无杂念,很干净。……在性空当中你慢慢地定下来,最后连境界都没有了,你哪来的名相?你哪来人间这么多的杂念和名相?名相都不住了,到最后连寂灭都没有了,都不要灭度,自己心中完全解脱了,你内心的境界也变成“亦非境界”了——它已经不是境界。 —视频开示 第29集 《 空观是五蕴皆空的基础 》
入定后,观智即熟,就是智慧慢慢会成熟,那么你才能到达三摩地,三藐三菩提。 人称心中有三摩地,三摩地是什么?三摩地就是智慧成熟的境地,就是智慧的结晶,就是说,一个人的智慧到了顶峰的时候,它会成为一种结晶。这个时候,观一切法空,就是看人间所有的一切,就是法界全部都是空的。 —白 話 佛 法7-40 《 真实妙观 》
wenda20131213 01:20:29 入定和禅定有什么区别 问:入定和禅定有什么区别? 答:禅定,是通过某一种特殊的方法来让自己的心定下来,通过“禅”。禅是什么?一种寂静,一种用佛的理念让自己的身体、血液、肉身达到一定的境界之后,人会定下来,这叫“禅定”。“入定”是什么?就是把心定下来,是人间修为法。一个是通过佛学的修为法(那我们入定时会不会魂魄出去啊?)会啊,所以不要入定,我从来不叫你们打坐的。情愿自己修自己的,也不要有偏差。因为“入定”很多人会进步快一点,但是冒一定风险的(明白。臺 長 您要保重)好,再见。
wenda20170312A 54:53 有关念经后的入定、出定 问:请问师父关于念经的问题,同修按照师父《 白 話 佛法 》中说的三个合一心气合一、声气合一,还有身心合一的方法静坐念经,达到身心俱空、念念无念而念的静、空的状态,时间持续半小时以上。现在他在没有自主意识的情况下,突然身体偶尔会动一下,很快会脱离那种静空的状态,比如手指动或者身体晃动等。请师父开示,这是什么原因? 答:这个就是他腾空了,内心空人就轻。所以一个人脑子干净的话,他坐在那里打坐,到后来人就会晃,身轻如燕了(那他突然手指动一下、身体晃一下,他就从这种状态里出来了)很简单,回到现实中。因为手指动了,它是牵动自己的神经,神经有感应的话你就回来了。 很多人打坐到最后,突然之间想起来,“哎呀,这个时间不对嘛,这个时间我有感应,应该去接孩子了”,你就出定了。过去叫入定、出定(就是自己有个杂念了?)不是杂念,就是人间的东西已经触动你的神经了。你入定的话,你的里面全是空的;你出定,会有一个东西来刺激你一下,你才会出定的(师父,他想问,接下来念经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呢?)不停地念,没有什么注意的。念经没有什么窍门的,老实、诚恳、诚心,忠诚菩萨,就这么好好念(明白了,感恩师父)
Wenda20191013 13:29 关于“念念净处,无生即生,大行无我,即是菩提” 问:有一位同修上香的时候收到一个意念:“念念净处,无生即生,大行无我,即是菩提。”请师父开示。 答:每一个念头都要在自己干净的地方想,每一个念头都在干净的地方出来,这叫“念念净处”。无生即有生。你好像嘴巴里没有念出声音来,但是你的心中是不是有声音啊?“南无观世音菩萨慈悲,南无观世音菩萨……”表面上很文静的人内在有没有修养?有没有文化?是不是“无生是有生”?(是)“大行无我”,做任何的行为都要有无我的精神,都要没有小我,只有大我;任何有大的慈悲、做大的功德的人都是无我的境界。最后那句还不懂啊?(感恩师父)
Shuohua20180316 29:00 如何理解“一空万有,真空妙有” 问:我们要如何理解“一空万有,真空妙有”?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我问你一句话,你就知道了。人心一空的话,你是不是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了?(对)“妙有”了吗?得到了什么?妙吗?你到天上妙吗?(妙)什么都有了(非常妙)把自己的心整个放空,你就什么都得到了,得到的是真性、本性、无我,得到是菩萨的境界,这不叫“妙有”啊?(嗯。如何理解“真空”?)“真空”就是脑子里干净。你说人脑子里肮脏好还是真空好?(真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