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说法时心得喜悦,……当菩萨在救人的时候,是用一种喜悦的心,去救度众生。 白 話 佛 法 2-27 《 学佛境界,学会喜舍 》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92&tim=1682670841664
法喜是在人世间最好的感应。如果用我们人最本性的东西来感应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你就会法喜充满。 就是说如果你用菩萨的心去对待一切事物,你得到的就全部是菩萨的东西。 —白 話 佛 法 3-5 《 法喜转换,战胜欲望 》
你付出后,得到的是无上的荣光,得到的是无上的喜悦,得到的是人生的真谛。布施就是真谛,慈悲就是真谛。 —白 話 佛 法 2-21 《 学习观世音菩 萨闻声救苦, 弘法救度众 生不二法門 》
学佛人要努力精进,四个字常记在心,那就是“慈悲喜舍”。把菩萨常常放在心中的人,他一定会慈悲喜舍。… 学佛人为了这个世界上所有众生生命未来的幸福,要付出自己的光芒,这就是大乘佛教。 —观世音菩 萨成道日开 示 200808
Wenda20180622 01:23:51 如何理解“大慈心会产生永恒的喜悦之心”;慈悲喜舍的递进关系 问:师 父,“大慈心会产生永恒的喜悦之心”,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大慈大悲的心,你就脑子里永远有慈悲的心,你当然就开心了,帮助别人开心吗?(开心)大慈心就是永远有这种大慈大悲的心,那你的心态就会永远健康发展 (那慈悲喜舍是什么样的递进关系呢?)慈悲、帮助到人家了,欢喜心就生出来了,欢喜心生出来之后你就去舍给人家了。举个简单例子,你看见隔壁邻居的小孩子,你先看见他可爱,是慈心;然后看见这个孩子穿的衣服怎么这么少,这么冷,那么悲心出来了;再接下来,“我要给孩子买件衣服,我喜欢这孩子”,那么喜心就出来了;然后衣服给孩子穿上了,你不就舍去了你的钱财,帮助到别人,你开心吗?最后看见那孩子穿着你买的衣服,你开心吗?(开心)慈悲喜舍,这不就是递进吗?(明白了)
wenda20130303B 56:49 心中有乐土佛才能常驻 问: 臺 長 在法會上说观世音菩萨開示说:心中要有一片乐土,佛就能够进这一片乐土,然后心中才能常驻佛,以后也能够脱离六道轮回。意思是说修心念经,心里有佛就能够做到这样,是不是这个意思? 答:是这样的,如果你心中有菩萨,跟菩萨的佛光接在一起的,你心中就已经有佛光了而且有佛了。我们经常说法喜充满的法喜,实际上就是菩萨的地方。所以你心中要有一个飞机场,菩萨飞机才能降落呀。你这个飞机场要干净,要平坦,不要有杂念(主要是心中要常有佛)对 (有时候臺 長 跟人家看圖 騰说身上已经有观世音菩 萨了,是不是两种概念?)噢,这个不是一个概念(这个是说他念经念地比较好了)念到心中有菩 萨,就是说他一想到菩 萨,菩 萨就可以感应到,是菩萨感应到,并不是说他一想菩 萨,菩萨就到他身上来了(就是说他修心修得比较精进,比较好了)已经很好了,非常好了(脑子有这个意识)他一想到菩 萨,菩 萨就到了(像这种情况臺 長给他看到身上有菩 萨,这种同修是不是一般都到这个境界了)臺 長在某一个人身上看到菩萨都还不如你一想到菩 萨,菩 萨就来(那么一想到菩 萨,菩 萨就来,心中已经……)已经常驻菩 萨了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