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净化定力的修持,......纯净的干净的定力。不是让你压在心里,否则这种压在心里的定力总有一天会爆发。
白話 佛法 2-41 《学佛境界,懂得因果,能舍即空》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06&tim=1681539695001
一个人能定下来就是禅定。就是在禅定的时候,把所有的妄念、杂念都要去掉,但是在坐禅的时候你的脑子能不能空?是很难做到空的,而前三地菩萨,把禅定都要断掉。
比如,你心里有一件很难过的事情,自己告诫自己不要难过,想想师父教我的话,让自己的心定下来,定,定,定……实际上你在定时候,因为脑子里有这些事情,你才不能定下来。就像有些人说我要忍耐,我要忍耐,其实,心里越想忍耐的人,是越不能忍耐的。真正能忍耐的人,不用想,就能忍耐下来,不要克制,自然就能克制,这是平时修炼所为,
真正的禅定是连禅定都不要,都是空的。
白話 佛法 2-38《学习先有觉,才能知道悟》
真正的定,是心无罣碍,要无罣碍故。……不要有任何想法。一定不能有任何想法,心中要无私天地宽。我们不要有罣碍,我们不能有罣碍。
白 話 佛 法 4-40 《修止念到定念》
“心净已度诸禅”。当你的心明白了真谛之后,你的内心就有禅定了,所有的禅定都会出来。
所以“已于诸法得自在”,对人间所有的法相,发现的所有的相都能够看破、看穿,能觉悟,当然得大自在了。
视频开示 第47集 《若能布施心 智慧能够行深》
问20:师父说,纯净干净的定力不是让你压在心里,否则这种压在心里的定力总有一天会爆发。
当是否可以理解为“当压在心里的压力变成压力的时候,我们要把它释放出来,但不能去争不能去吵,
只能靠菩萨的智慧去化解,
让对方知道自己既不满意却又不在乎,忍辱而又不生气,不要让压力进入八识田中成为心病,要把这种定力变成精进的动力,提高自己的境界”?
答20:完全正确。(我读这一段的时候感觉自己几十年来的症结都在这里,现在很多都能化解了。)对了,你的脸相都变了,不客气地讲,你过去的脸相比较凶,现在变了。还有一个星期六一直来的老妈妈,过去脸凶的不得了,三角眼,现在人家好了,三角眼没了。凶的人没好结果的,凶的人就是一副凶相。你老公有没有说你变了?(我老公现在对我很好。)过去呢?(过去对我也好,但是我自己的反应不正确。)就是你过去没修好,你现在珍惜因缘,就会拥有因缘。
弟子 提问 师 父 开 示(二)(2014年6月1日)
wenda20170709A 31:17
如何理解“寂定于心”
问:师父,上次您解释的《白話 佛法》第五册第二十篇,“实际上用心的人,做任何事情就是个寂静的‘寂’字。所以学佛,修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心修好了,他就能把娑婆世界的很多物质变为寂灭。”
“师父给大家讲‘寂定于心’。寂是什么?就是寂静的寂,定于心就是要安静。一个修心的人如果能够安静的话,主要是从心开始出发的。为什么很多人修心修得不好?因为在生活当中他本身就是一个定不下心来的人。他想要寂静,他才能定下心来,所以叫寂定于心。我们说‘寂灭’,如果一个修心的人在心中能够定下心来,他的寂一定是很重要的。我经常问修心的人:‘你的心是不是全部集中在一个点上?’ ”
答:寂灭的意思就是说,你把心归拢起来,收在一起(对)把心收起来,不要太散乱。你看很多精神不好的人,为什么叫“分裂症”?因为精神散乱,叫“精神分裂症”。“寂”就是把它聚在一起(“灭”呢?)聚在一起不要有这个念头,安静下来,把这个念头都灭掉,明白了吗?(哦,明白了)
我问你,法师打坐,meditation[注:冥想],他们首先把脑子里杂念全部去掉,就叫“寂”。然后,修心,坐在那里时间长了,无我了,无人相了,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连自己都找不到了,是不是寂灭了?自己都灭掉了,没了。这个就叫超脱你自己“人”的境界了,明白了吗?
(哦,终于明白了。我当时看书看了半天,还是想不明白。太感恩师父了)你们这些孩子都是有文化的,不是像过去老妈妈、老伯伯念经修心,有口无心。现在你们都是有文化的人,会研究。佛法是哲学,我们伟大的佛陀,他这个是教育,佛法教育人的(是)
问:随着修行不断消业,本性显露出来,自然就会拥有定力,这是本性里的定力。如果单单修外在的禅定功夫,比如打坐,可能需要修很久很久也不一定能开悟,
而心靈 法門是先通过许愿念经放生三大法宝集中精力消业,业障消除本性显露,自然有定力,这时再修禅定就轻松了。这样理解对吗?从本性而得定,这是不是修禅定最快最殊胜的方法?
答:讲的蛮好,这也是妙法,是这样的。
解答来信疑惑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