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学菩萨其中的一个基本点是无心,......菩萨并不是真的无心,而是以众生之心为心,众生的心就是菩萨的心, 白 話 佛 法 2-42 《 运用智慧德能,调节调柔寂静 》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07&tim=1681456380585
随意地一切无碍,……带着心去修心,很难修成真心;无心去修心,才能修出真心。 看破了,看空了,你就进入了如实相的境界。……然后你抓住真实界的真实性,坚持看空、看破、放下的理念,然后你碰到人间所有的问题,你一定有这个理念作为支撑点,不会再害怕任何人间的障碍,你就会得到大自在。 所以有一句话叫一切无碍的境界就是大乘佛法的智慧、无为和转化。 视频开示 第83集 《十念法(三)》
须知菩萨无心……菩萨把世界上的一切看空了,看空之后,反射到菩萨的心灵就是空的。……菩萨以众生心为己心……菩萨无境界。菩萨是没有境界的,因为菩萨的境界就是众生的境界。 “既得有感即通”……当你的心和众生的心能够有感应了,你就是通了。众生要吃苦了,你感觉到他们痛苦了,实际上你就已经是菩萨了。众生马上有灾了,你感受到很痛,实际上你就是佛心。 白話佛法 4-24 《佛性本体,心地圆融》
问:臺 長 给吉隆坡弟子开示,师父提到“所以我们做人学佛外在要行善、要多念经,内心要远离恐怖,一定要无恐怖。没有恐怖,它是有缘故的,为什么不会恐怖呢?因为我不跟人家争,我不会害怕人家搞我;因为我今天不去跟人家贪,我就不会跟人家争,所以你的心跟菩萨就在一起了。 做人也是这样,无心即有心,有心即无心,无心加有心等于没有心,所以说来说去就是你这个心。师父跟你们讲,修心即心、修心即佛,所以只要把心修好了,你就是佛心;如果你天天想着恶心恶念,你就是魔心。”我们该如何理解“无心即有心,有心即无心,无心加有心等于没有心”这句话呢? 答:有时候讲话出来得罪人,有心吗?“我不是有心的,不是有意的。”嘴巴出来了,心没有动,怎么会伤害别人的?这是无心。有心,是有意去做一些事情。不管有意还是无心,都要如理如法,不能伤害别人。无心也是失误,有心也是失误,所以让你们 无心,人无相,修无心,修到后来无心就是禅,无心的人就是禅定,无心的人就找到佛性本性,不执著人的一切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本性。 解答来信疑惑 二百二十六
wenda20200216 49:24 怎样能达到利益一切众生的境界 问:師父您开示“学佛人不应该为自己的利益而活着”,人现在的毛病就是一碰到一件事情先想一想“跟我有关系吗?我能获得利益吗?没有利益的我不干”,是为自己活着的。人活着应该利益一切众生,師父,怎样可以达到这个境界呢? 答:怎么样达到?就是你时刻心中要有佛,要有众生,经常要观,要观自在,明白吗?(“观自在”就是反观自己,是这个意思吗?)对啊对啊。
Wenda20180114B 28:25 观世音菩萨开示:要发慈悲心,真心体悟众生之苦 问:有一个师兄在最近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菩萨对他说了几句话,您听一下:“徒儿,为师看到了你的努力,有一点还是欠缺,你的慈悲之心还是没有真心为众生考虑呀,当你真心为每位众生考虑的时候,你的事业会更上一层。 好好地反思自己,慈悲心哪里去了?以后每次上香,求诸佛菩萨加持你,发出你的慈悲心,为每一位受苦众生考虑,站到受苦众生的立场,亲身去体悟困苦和苦难。多向你的师父学习,众生之苦就是你师父之苦,要有容纳海纳百川之心,才能接收天地之灵气。为师教给你方法,剩下的要靠徒儿去悟。” 答:对(这个同修感觉是观世音菩萨的开示。师父,我们以后上香是否也要体悟众生的困苦和困难呢?)一般地你都能体悟到的,上香的时候就是把那种感觉拿出来,对菩萨的感恩心、体悟众生的悲悯心、体悟对人间众生苦难的悲悯心 (是的,我们都要向师父学习,因为师父您就是为了全世界的众生在受苦)观世音菩萨还说什么?(观世音菩萨开示道:要有容纳海纳百川之心,才能接收天地之灵气。弟子想问,何为天地之灵气呢?)天上地下都说你好,天上菩萨说你好,地下阎王老爷、那些小差官都说你好,就说明你什么都好,做人好,为人身口意守得好,就是这样(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