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是空的,乐也是空的。......一个人的精神只有从内心发出的那才是精神。 白話 佛法 3-6 《名利是苦,苦乐是空》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17&tim=1681183256073
人世间的一切苦难实际上都是空的;人世间的一切法喜、快乐、幸福,它也是空的。……那就是佛教界讲的一切皆空,这世界上一切都空了。所以幸福不会永远,苦难无法把握。…… 想让自己离开苦空无常,无我,那只是个名字,只是个名称而已。所以佛法说苦也是空,快乐也是空,因为我们在行空。真正要想离开,就是出离、解脱,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记住,本来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是给了你一个名字,只是一个虚幻的“我”,只是一个概念“有我”。 …… 要把世界上的一切看空,懂得世事无常,也要懂得转苦为乐。要懂得去除我相,而一个假我的存在是借假修真的“我”,让你修出你的自性,修出你的干净,常乐我净。 视频开示 第87集《知无我 即放下》
真正的“无来无去,一切如如”,是不要把一切的无常放在心中,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是无常的。“恒在常住不变异”,也就是说永恒地常住——把佛性常住在心,不变化,那就是如如不动。…… 所以师-父让你们要法身佛“本自如如”,有一个法身的佛在心中,如如不动,智德圆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智慧,每一个人都周遍法界,每个人的智慧都非常大,根本不需要去寻找;而要去寻找的是被五欲六尘所染著的那颗心,它让你丢失了智德,让你不能圆满。 视频 开示 第48集《执著是误 解脱是智》
wenda20160724A 09:44 世界苦空无常,要借假修真 问:弟-子有一个感触,就是觉得人好像活在一个个由图片组成的世界里,眼前所有的一切转瞬即逝,我们一直活在我们的思维当中。而当我们不再有任何思维时,这些世界就是一个个片段,根本没有真实可言。就像师-父说的,我们活在灵-体世界中, 当思想的力量足够大的时候,就能控制自己的世界。 请问师-父,这样想是否正确,接下来该往哪个阶段修? 答:这样想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因为当一个人慢慢开悟之后,他会认识到这个世界是苦空无常的。实际上,想一想是不是一个片段?你在年轻的时候、幼儿园的时候,是不是一个片段?你读小学的时候是不是一个片段?读初中的时候,片段;高中,一个片段。所以人生就是在这么一段一段的过程当中成长。想一想你过去幼儿时代那些快乐现在还有吗?是不是没了?一关一关地、一节一节地都过去了,都没有了。这代表什么呢?这就很简单了,这就代表这个世界是苦空无常,因为过去了就没有了。 那你要认识到,要更加增加自己的奋进和精进力,因为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境界是永远存在的,那就是我们精神世界。所以要修,在活着的时候要借这个身体来修真的。你如果是灵体的话,你就不能做好事了,你搀扶别人不行了,对不对啊?你说鬼搀扶人家,人家怎么弄啊?只有人用身体去搀扶别人,帮助别人。 所以佛法界讲叫“借假修真”假的身体修你真的本性。
wenda20150816B 44:28 修心就是修出佛性,不执著人间虚幻的东西 问:请师-父慈悲开示,是否从修心的另一个角度讲,“菩萨不觉余事,只觉自己”,“因觉自心者,即为觉一切众生之人”,与“不见他过,但见己过”是同一个意思吗,师父? 答:嗯,差不多(如果说从这样理解,那一切都是这颗心,其他的一切境界是一切幻化为业力所现,是吗?)对(好的。如果说只有心的感知才是真的,戒定修心,修出圆融智慧、修出佛性,恢复我们的原生态,同修这样理解可以吗?)可以。 因为当人间看到的一切,其实万物唯心造,就是你的心在起变化。所以,修心修心就是把你这颗心修成自己本来具有的佛性,那人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空幻的东西,所以你所看见的东西叫你不要执著,这就是道理。明白了吗?(明白)
wenda20150111A 01:00:06 臺 長诠释“涅槃寂静” 问:臺 長,我读过《 白話 佛法 》,臺長说过一个人不能够有念头,如果有念头的话就会造业,比如说那个念头没有众生没有自己,对不对?还有就是臺 長说过“涅槃寂静”,这四个字我不大明白? 答:“涅槃”就是放下,涅槃就是自己真正的开悟了,完全安静了,处于安静了。因为当你完全知道这个世界怎么回事了你根本不会去争,不会去抢。你把一切都看穿了,你就很安静的,完全能够把自己的心沉淀下来涅槃寂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