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3|回复: 0

【佛陀故事】佛陀成就婆罗门长老证道的故事

[复制链接]

2176

主题

393

回帖

7万

积分

积分
78213
发表于 2021-3-20 22: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陀故事】佛陀成就婆罗门长老证道的故事 (未更新)




師父講佛陀的故事:

 

这是真实的故事,在古代,就是我們說是佛陀的年代,真的,佛陀(一生)里面有真很多的故事非常感人。所以很多人说,我们过去在印度,2500年之前也没有佛教的,佛教当时到了古印度,也是受到很多人的排挤的,所以这些东西大家都要学。有一个叫萨遮尼犍的婆罗门的一个长老,他们当时都是什么教什么教,没有佛教,那么号称他当时在当地是最有智慧的人,他的门下有五百个弟子,哇,已经很多了,五百个弟子。他嘲笑所有天下人,说他们都没有文化,他经常在腹部挂一块铜牌,金属牌,在马路上昂首阔步地走。有人问他:“哎,你为什么要这样啊,长老?”他得意洋洋地说:“呵呵,我的智慧啊,爆满了,现在都流出来了,如果我不把这块牌子放在这里,那流出来不要糟糕吗?”智慧都是流出来的。(掌声)

 

我告诉你们,臺長就是比你们幸运,我现在在讲这个故事,连佛陀都在听,我全部知道,所以有时候你们要懂 佛陀挺好玩的,你们知道吗?你们到天上去之后,观世音菩萨,佛陀,还有阿弥陀佛,包括地藏王菩萨,他们都很谦卑的。他们都有个性,都很谦卑。实际上你们想一想,如果我们今天在天上这样坐着,其实你们都是菩萨,很多都是佛。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个性的,就包括济公活佛都是这样,我赶快讲下去了。

 

他听说,就是释迦牟尼佛 世尊到处去教化众生,去帮人家演说,名扬四海,心生嫉妒和恐慌,他很害怕,就对弟子们表示,他说:“现在有一个名叫瞿昙的和尚(实际上当时说佛陀名字叫瞿昙)这个字很难写的,就是两个目,下面一个像准确的准没有两点,这个和尚自称是佛,他说佛陀,人家真的是佛,他说自称是佛,我想去找他,向他请教高深微妙的理论。我要让他哑口无言,好好地屈辱他一番。”你看,屈辱他一番。他果然率领一群弟子很多,浩浩荡荡地来到祗园精舍。其实过去没有庙,都是精舍。一个房间,佛陀在那里讲,都是精舍。但是他从老远,还没到精舍的时候,他已经看见精舍里面闪闪发光,光芒四射。他知道这个人不得了,不是一般的人。他惊喜交加,这种人是有修的了,也是有修,你别看他贡高我慢,他是有修。他内心非常地震撼,他忍不住了就进去了,进去之后,他看见释迦牟尼佛就跪下来,向他敬礼了。

 

哎呀,佛陀看见他马上说:“来来来,请坐。”他急忙站起来说:“佛陀,我想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他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哦,还没叫他佛陀了,就提出来这问题。他说:“道是什么?智是什么?厉害吧,长老是什么?正道是什么?积善去恶是什么?修行者是什么?仁明是什么?仁就是仁爱的仁,明就是光明的明,就是明心见性的明,怎么才是适合正确的道理?守戒是什么?如果你现在能够马上回答我,我就拜您为师。”你看,他一下子讲这么多。佛听了不慌不忙地回答道:“贤者好学,真心诚意地去修行,惟有怀抱珍贵的智慧,才叫真正的道。纵有辩才不算智者;无所畏惧,专心遵守善行的人,才叫做真正的智者。两个问题了,没办法,你们听不懂也要假装鼓掌。所以我感觉鼓掌的人不多了。鼓不出来了,听不懂啊!但是我要跟你们解释的话,我要解释很长时间了,听得懂吗?我先把这个故事讲完吧,好吗?

 

第三个问题,年纪虽大也不能做长老,徒然衰老毛发斑白,多半只是愚人的同类,惟有心怀真理,仁慈深厚,内心平静,通情达理,聪明净洁,才是真正的长老。”(掌声)

 

佛陀继续回到他的问题:“纵使貌美如花,但言语不正,贪婪而多虚饰,就是虚伪的装饰,言行会违背正义,yin除恶孽的根源,有智慧而不怒,才是真正的修行。落发为僧,不撒谎、不贪取,才能迈向去恶之道。”(掌声)

 

接下来回答下一个问题,“内心平静又悠然,才是真正的出家人。托钵而现修行者,要放弃邪行,淡泊名利,去除罪业,潜修净行,密慧明朗破除恶行,才是真正的修行者啊。”   你看法师都听得懂,你们在后面跟着瞎鼓掌。稍微解释一个密慧明朗,明白了吗?密就是讲内心,慧,就是讲你的慧根,明,就是明心见性,朗,就是完全暴露,完全看得到,实际上佛陀就是说,要能够心中的,内心的,最根本的本原里出来的,佛性流露的人,才是真正的修行者。

 

佛陀继续讲:“口里说得好,而内心不清净,外表也没有仁明净行(就是没有仁慈和明白、干净的行为)。内心无为,举止清廉,内外寂静,才是肩正的仁明之士。”什么意思,“肩正”是什么意思呢?说一个人如果是是很正的人,他的肩膀一定正的。如果一个人的肩膀这么歪的,你说人会正吗?所以佛陀讲,才是“肩正”,就是肩膀正,这个人正、仁明,就是仁义道德、非常明心见性的、聪明的,有智慧的人士。继续佛陀讲:“营救天下苍生,博爱而不损人,才是真正的有道之士。好好地奉行法义,不妄费口舌,增广见闻,努力学习,身体力行,持志坚决,守道不失,才是真正的守戒人士。”这位婆罗门的长老和他的五百名弟子听闻佛陀的一番教义之后,无不心悦诚服,高傲之心消除,即刻成为真正的出家人。后来萨遮尼犍更热心修佛道,在一群菩萨行列里颇有地位,他的门徒也都证得了阿罗汉。(掌声)

 

解释一下,就是我们学佛人讲的无心,一个人要修到最后觉得我没有做好事,没有做善事,连这个意念都没了,就叫无心。因为你做出来的,一定是菩萨,菩萨已经忘记自己是菩萨,但是他的行为出来就是佛,就是菩萨,所以他根本用不着,哦我是菩萨,我要守戒,不是的,他做出来就是菩萨的事情,所以忘我、无心,对人间的一切他看破、看透,就是不会去留恋和挂碍。

 

2016-08-14 馬來西亞檳城




上一篇:【故事】佛陀当年的故事
下一篇:【故事】213 无乱就是智慧,要静中常智,遇到事情,一安静智慧就来,一烦躁就火冒三丈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5 07:33 , Processed in 0.04348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