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学佛修心的目标(二)
原文网址:
原文填空1-4-(1)
法语记诵
修心......靠心的理解来实现——悟。
修心路上的每一次正确应用佛法,心境就提升一分,......要系统地有意识地悟,
原文填空
修心怎么修,这要靠( )来实现——( )。
悟就是( ),……悟就是将( )应用到生活中去再从( )体会出佛法的一个反复( )的过程,
( )路上的每一次( )应用佛法,( )就提升一分,同时又可能前九次全对,但第十次错了,也可能导致修行( ),所以才说修心路上(“ ”)。
很多人现在还处于( )的阶段,还没有认识到佛法即人生,学佛先学( )的基本道理。……只有理解了( )才能举一反三,真正明白真正会( )。
(“ ”)并不是那么遥远抽象,……要( )有( )悟,想更多的(“ ”)从而明白更多的道理。
原文填空答案
(心的理解)(悟)
(想通)(佛法)(生活中)(练习)
(修心)(正确)(心境)(前功尽弃)(“如履薄冰”)
(还债)(做人)(原理)(应用)
(“悟”)(系统地)(意识地)(为什么)
简答自测1-4-(1)
1、为什么说修心要靠心的理解来实现——“悟”?
答:修心怎么修,怎么擦拭我的心?这要靠心的理解来实现——悟。悟就是想通,悟就是将佛法应用到生活中去再从生活中体会出佛法的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修心路上的每一次正确应用佛法,心境就提升一分。
很多人现在还处于还债的阶段,还没有认识到佛法即人生,学佛先学做人的基本道理。
只有理解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真正明白真正会应用,“悟”并不是那么遥远抽象要系统地有意识地悟,想更多的“为什么”从而明白更多的道理。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开示 1-4-(1)(提)
修心......靠心的理解来实现——悟。......悟就是想通,......悟就是将佛法应用到生活中去再从生活中体会出佛法的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修心路上的每一次正确应用佛法,心境就提升一分,......要系统地有意识地悟,
Wenda20190802 21:03
有悟性是成佛的首要条件,不能假悟
女听众:师父,再骂骂我吧。
答:好好念经。自己要开悟才行的;不开悟的话,靠别人整天来督促你,进步不了的。任何一个人要有悟性,有悟性是成佛的首要条件。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知道在干什么,整天觉得自己做这个也是对的,做那个也是对的,根本没有人讲你的,谁会讲你啊?悟性欠缺,你能达到什么境界的标准啊?(听懂了)悟,首先就要把自己树起来。悟是什么?就是要觉悟、开悟、醒悟。很多人一辈子不开悟,不知道他活在世界上干什么。很多人一辈子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一辈子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最后到死的时候也不知道到这个世界来干什么。活着也稀里糊涂,死了也稀里糊涂。你说这个人能够得到什么?一切都是在失误当中。希望大家一定要学会真正地学佛,是真的开悟,而不是一种假悟。
Shuohua20190111 03:55
如何去除八识田中对物质的执著;有悟性的人有很高的境界
女听众:现实生活中,同修对物质和钱已经看得很淡,但是在梦中还会对漂亮的东西、对钱有所执著。请问师父,像这种情况,她需要念礼佛大忏悔文还是需要念小.房.子才能把八识田中对这些物质的执著去除呢?
答:全部都要。比方说,你消除一个病痛,你需要疗养、需要吃药、需要打针、需要愉快的心情、需要温暖的太阳,等等一切。它是各种环境、各种因素聚集成一个事情的解决。所以,为什么要天时地利人和?(明白了。是否梦境有时候是我们修行人的指南,修行上的问题会通过梦境的方式来加以提示?就是菩萨提醒我们要改进或者进步呢?)是啊,就是这样,菩萨不停地在指导我们的境界。实际上除了师父带着你们的境界之外,很多菩萨给你们的境界就是悟,悟性。所以为什么悟性就是很高的,很高就是跟菩萨接上气场了,所以这个人有悟性的话就是有很高的境界(明白了,感恩师父)
原文填空1-4-(2)
法语记诵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目的是要达到觉悟的最高境界——彻悟。
修正行为,减少孽障,不再编织新的尘丝。......取决于每个人的领悟力。
靠我们自己来领悟。
原文填空
( )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目的是要达到( )的最高境界——( )。
修行有三个方面:( )的规范,( )的禁忌和( )的提高。
尘网中( )占很大成分,而孽障又是来自于(“ ”)
修正( ),减少( ),不再编织新的尘丝。……取决于每个人的( )。
正确的( )是什么?
要靠我们自己来领悟。每回答一个问题,你的( )就增一分,( )的不同,境界就不同。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但( ),……宗旨就是用( )、缘分来理解生活,用做( )不起恶缘来作为自己的准绳。
修行三个方面直接的结果就是做善事,持( ),说( ),都是( )。
原文填空答案
(修行)(觉悟)(彻悟)
(行为)(言语)(意识品行)
(孽力)(身口意)
(行为)(孽障)(领悟力)
(心态)
(境界)(领悟)
(万变不离其宗)(因果)(功德)
(善念)(好话)(功德)
简答自测1-4-(2)
1、修行修什么?
答: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目的是要达到觉悟的最高境界——彻悟。修行有三个方面:行为的规范,言语的禁忌和意识品行的提高。
修正行为,减少孽障,不再编织新的尘丝。当然应用这个原理到生活中去和应用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每个人的领悟力。
这些都要靠我们自己来领悟。每回答一个问题,你的境界就增一分,宗旨就是用因果、缘分来理解生活,用臺長教的法門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做功德不起恶缘来作为约束自己的准绳。
修行三个方面直接的结果就是做善事,持善念,说好话,都是功德。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開示1-4-(2)
修行......目的是要达到觉悟的最高境界——彻悟。修行有三个方面:行为的规范,言语的禁忌和意识品行的提高。
wenda20160124A 59:33
臺 長开示“即心即佛”
女听众:您说“即心即佛”,它就是在思维上瞬间达到一种无念的那种状态(对啊)就是像佛的那种境界的状态。其实这个实际上,它是一种真的飞跃还是说一种瞬间了?
答:“即心即佛”实际上用简单的话讲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啊(那就是一瞬,是吧?)“一瞬”可能就是带掉一世,因为一瞬间的开悟可能会代表你一世的开悟啊(对啊。師 父,您说这短暂的开悟该如何保持呢?)保持就是要明理:要知道这种开悟是来之不易;要知道这种开悟是让你能够达到顿悟和彻悟的一个标准的。因为只要是开悟,你就抓住它不放就好了。所以人家说幸福来了抓住不放啊,就这个道理(呵呵,怎么抓住不放呢,師 父?抓不住啊)怎么抓不住啊,師 父现在教你们佛法,你们现在不是跟着我嘛,你们抓住了吗?抓住你们没有放啊,没有放弃不是一直有法喜啊?什么叫“抓不住”啊(对,因为我体会过两次就是那种……就是开悟吧)“那种”是属于人间的,人间的瞬间的这种东西不长久的(对啊,那过后我就忘了)只有抓住佛法就可以了,佛法是你最重要的开悟(好的,谢谢師 父)
修正行为,减少孽障,不再编织新的尘丝。......取决于每个人的领悟力。......靠我们自己来领悟。每回答一个问题,你的境界就增一分,......用因果、缘分来理解生活,......用做功德不起恶缘来作为约束自己的准绳。
Wenda20171013 01:01:55
不停地做善事、动善念,自然没有恶的空间
听众:师父您在《白.话.佛.法》第一册第四篇讲道,“用做功德不起恶缘来作为约束自己的准绳”,请師父開示一下。
答:白话讲就是不停地做善事,你就没有时间去做恶事了;不停地有善念,你就没有动恶念的脑筋了,没有给恶念的空间了。举个简单例子,除了一天睡8小时之外,你还有16个小时,16个小时里边你做16个小时的善事,那你哪有一分一秒去做坏事啊?对不对?(对)
wenda20170519 08:41
如何理解不让善业缠身;刻意做功德是境界不够高
女听众:《白 話 佛 法》第八册,師 父说道:“你们已经过了半生了,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的业力缠身,师父跟你们讲的,境界要高一点。这个业力不单单是指恶业,连善业都会缠着你的身,贡高我慢就是善业缠身。”请师父慈悲开示这个善业缠身的问题。
答:善业缠身是什么?举个简单例子,夫妻两个好得不得了,老先生走了,老妈妈在边上哭得很厉害,说:“我也要走,我也要走。”第二年就走掉了,是不是叫善业缠身?就算孩子对你好得不得了,是善,对不对?孩子出去了,妈妈天天想孩子,哭得眼睛瞎掉了,是不是叫善业缠身?比方说现在師 父放不下弟子,整天想啊想,好了,自己不精进、不努力了,是不是善业缠身啊?(哦,明白)举例子你就知道了,你吃饭是善业吗?吃下去长身体的,但是你吃得太多了缠身了,接下来毛病来了,胆固醇、脂肪高,什么都有了(就是说要让我们放下一切?)对啊,恶要放,连善都要放掉。就是“我要做善事”,你都不能想,做善事,做就好了,应该做的。“我要去度人”,你有这个意念都不行啊。所以《金刚经》里讲“无我”“无人相”,就是你要做任何事情已经到无我的境界了,没有自己了
(師 父也曾经开示过“无为”和“有为”,我们念经其实就是无为,放下一切念经,但我们做功德是有为,有的时候我们会刻意去做一些功德)有为都不行,有为的话,刻意去做一些功德,本身就是境界还不够高,并不是说你做的事情不好,但是境界不够高,明白了吗?(明白,師 父)很好,学得很深,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