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70|回复: 0

【填空、開示、简答(一)】1-6、修心如履薄冰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09万

积分

积分
1093097
发表于 2021-10-23 04: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修心如履薄冰

 

原文网址:

如何处理挂坠、山水画、佛具、经书等法宝

 

原文填空1-6-(1)

 

法语记诵

万法由心,学佛就是修心。

 

原文填空

学佛修心的路上,……(       )。

 

初学者容易误入歧途,修行高深的人也会因小小的(     )而(     )。

 

所有走上学佛道路的人,都要每时每刻(     ),才能战胜各种不同类型的(     )和(    ),达到我们学佛的目的。 

 

无论阻碍、障碍还是诱惑,感知到它们的只能是我们的(    ),做出理解作出结论的也是(    ),最后做出反应决定的还是(    )这也就是为什么(    ),学佛就是(    )。

 

虽然修行的基础是由(     )决定的,但毕竟风险要小得多。(     ),却无时无刻不面临风险。

 

原文填空答案

(“如履薄冰”)

(疏忽)(前功尽弃)

(反省自心)(心魔)(外魔)

 

(心)(心)(心)(万法由心)(修心)

(心的层次)(反观修心)

 

 

简答自测1-6-(1)

 

为什么万法由心,学佛就是修心

 

答:所有走上学佛道路的人,都要每时每刻反省自心,才能战胜各种不同类型的心魔和外魔,达到我们学佛的目的。

 

无论阻碍、障碍还是诱惑,感知到它们的只能是我们的心,做出理解作出结论的也是心,最后做出反应决定的还是心,这也就是为什么万法由心,学佛就是修心。

 

虽然修行的基础是由心的层次决定的,但毕竟风险要小得多。反观修心,却无时无刻不面临风险。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開示1-6-(1)

 

所有走上学佛道路的人,都要每时每刻反省自心,才能战胜各种不同类型的心魔和外魔,达到我们学佛的目的。......万法由心,学佛就是修心。......虽然修行的基础是由心的层次决定的,但毕竟风险要小得多。反观修心,却无时无刻不面临风险。

 

Shuohua20180928   25:38  

 

关于相由心生

 

男听众:师父人家说一个人的性格、品质、精神,往往在容貌上一眼就……

 

答:绝对看得出来,全在脸上写着呢,坏人、好人一看就知道了。很多领导干部都会看人的,选拔领导的时候要会看人的,这个领导不会看人,自己找霉倒,最后你就栽在你下面的副手身上(师父,佛家偈语“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对啊,“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相长得贼眉鼠眼的,你说他是个好人吗?(明白)举个简单例子,如果师父贼眉鼠眼的,谁跟我学佛啊?哈哈……今天跑出来一个人妖里妖气、样子怪怪的,“大家来跟我学佛”,你说谁去啊?

 

(没有了。师父,您的容貌看着就是慈悲,真的是这样,感觉就是慈悲)人家看着师父都会哭的(对对)师父因为看见众生受苦,我就是心里很难过。慈悲,会在心里,也会在脸上。你看凶的人,他哪有慈悲心?强盗、杀人犯,从他脸上能看到慈悲吗?(看不到。幼年、青年时期的相貌与父母的遗传基因有关,人的下半生,就是中年之后相貌就变了,是这样理解吗?)对,完全正确。有的时候会不像父母亲,因为少年时期父母亲的烙印特别深,等到自己世界观形成之后,到了单位、人长大了慢慢就不一样了,他就根据自己的性格、概念,世界观的形成,还有对事物的看法,然后他的相貌就会随着变,恶就是恶相出来了,善就是善相出来了(明白了,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

 

wenda20151004A 42:10  

 

修心为主、修行为辅,不能作秀于表面功夫

 

女听众:同修感悟到学佛修心的路上,当找到了一条合适自己的路及法 門后,唯有一门深入地挖掘自己的心,去除种种外心和改掉种种恶习,才能最终走到路的彼岸。极正的究竟圆满,无碍的真心,因为心生万法。所以同修认为,在修行中看到我们是不是朝着究竟圆满的境界去修的一个方法,是我们做任何事的时候有没有尽心尽力,同时也可以根据自我尽心尽力的程度判断自己在学 佛的过程中到底是属于表面的修行还是真修实修。请師 父慈悲开示,同修这种理解对吗?

 

:真修实修也好,表面修也好,实际上都是一种方法,最重要的还是心里修。所以,修心修行,以修心为主、以修行为辅。一个人要想修好心,首先先要把心修好,当你的心修好了之后,你的行为出来才像修心人。我觉得一个人从内心的修比外表的修更重要。所以,我看到有些人作秀像真的一样,脑子里动的坏脑筋,双手还合十,我告诉你他是亵渎菩萨了(明白,感恩師父慈悲开示!)

 



原文填空1-6(2)

 

法语记诵

修心……实际上就是修“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正确的道路。

 

原文填空

 

(    )修的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修(     ),并在此基础上选择(     )。……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对(    )的认识和理解,综合在一起就是对(     )的认识和理解。 

 

一个人对以上真理的(    )和(    )越多越透彻,就越接近于(    )本身,

 

越明白这些道理,越能得(   ),……越明白因果和天理,就越明白要修(    ),……越明白地狱的苦,就越不敢(    );……越明白因果和轮回,就越坚定(    )的信念

 

对(     )认识理解得越正确,就越可以在(     )上见成效,越不会修偏;越清楚(     )的生存规则,就越能发出“慈悲心”,因为(     )。 

 

原文天空答案

(修心)  (“认识和理解”)  (正确的道路)

(法 门)  (佛法基础)

 

(认识)和(理解)  (真理)

 

(清净心) (“善心”) (行恶) (学佛修行)

(法 门) (修行) (元灵) (万灵同源)

 

 

简答自测1-6-(2)

 

1、为何说修心,就是修“认识和理解”

 

答:修心,就是修“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正确的道路。

对这个宇宙,

对因果定律和天理

对轮.回规律

对不同界

对地.狱之苦

对元灵的生存规则

对“万般带不走,只有孽随身”

很重要的就是对法.门的认识和理解,综合在一起就是对佛法基础的认识和理解。

 

越明白这些道理,越能得清净心,

越明白因果和天理,就越明白要修“善心”,

越明白地.狱的苦,就越不敢行恶,

越明白因果和轮.回,就越坚定学佛修行的信念,

对法.门认识理解得越正确,就越可以在修行上见成效,越不会修偏;越清楚元灵的生存规则,就越能发出“慈悲心”,因为万灵同源。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開示1-6-2

 

修心就是修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正确的道路……很重要就是对法门的认识和理解,

 

Wenda20171029A 40:01

 

学《白  佛 法》就是保护自己的慧命,没有慧命绝对超脱不了六道

 

女听众:师父,我今天看了第十册的《白 話 佛 法》第十四篇,“修行第一,悟性为上”这一句,我回想我们这一代人对这方面好像做得不够,虽然修行了,在悟性上还不够,有时杂念太多,有时还想不开。师父,为我们开示一下。

 

答:你以后要告诉所有的人,学《白  佛 法》就是保护你的慧命,没有慧命是上不了天的。没有慧命是上不了天的。单单磕头、念经,永远不做坏事的话,你可以到天道;但是如果没有慧命,绝对超脱不了六道的。

 

所以《白 話 佛 法》一定要学。什么叫悟性?悟性就是开悟。悟性怎么来的?举个简单例子,人家去吸毒,你怎么不去啊?那么人家讲你有悟性,为什么?守戒啊。知道这个不好的,我不做,那不就悟性来了吗?人家都在贪瞋痴慢疑,你不贪、不瞋、不痴,为什么?因为你有悟性。悟性怎么来的?戒中得悟。你守戒了没有?守戒了啊。“我不去贪,菩萨叫我们不要贪,我不贪了。”你就是开悟了(对。是要看《白話 佛法》,不看《白  佛 法》不会有悟性的)不会的,慧命不会提升的,慧命慢慢就会丢失的。一个光明的东西经常不擦,到后来就变得很黯淡了;一块玻璃经常不擦,到最后镜子都看不见了(感恩师父,感恩观世音菩萨)

 

靈 法 門是依止佛教的哪些理念修持的?

 

1)“心 靈 法 門”是西方三圣中的观世音菩萨传授的法门,依照西方三圣、皈依西方三圣,与禅宗、净土宗同宗同源,学习的宗旨是“慈、悲、喜、舍”。

 

2)心 靈 法 門在解决人间问题的方法上依止禅宗,要修出智慧人生。

 

3)心 靈 法 門在修出世法的理念上依止的是净土宗。

——弘 法 度 人辅导手册

 

 

一个人对以上真理的认识和理解越多越透彻,就越接近于真理本身……;对法门认识理解得越正确,就越可以在修行上见成效,越不会修偏;越清楚元灵的生存规则,就越能发出“慈悲心”,因为万灵同源。

 

问15:什么是原灵?

 

问:師父在《白 話 佛 法》第一册开示,越清楚原灵的生存及规则,就越发出慈悲心,因为万灵同源。请師父开示,原灵的生存规律是什么?为什么万灵同源?

 

答:实际上我们说人跟人的心灵,就叫原灵。比方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善良的,每一个人的本性当中还是很善良,不会害人家的,就叫我们的原灵善良。越了解别人的善良的心,你越能把这件事情做好。万灵同源就是孔老夫子讲的“人之初,性本善”。2500年前佛陀说“众生皆具佛性”,就是我们人的原灵。比方说,我们人都有一颗心,而这原灵的心就是原始的心,那叫良心,所以人有良心,就是我们善良本性的原灵。

 

 2016-10-07   日本·东京佛友见面会

 




上一篇:【填空、開示、简答(提高二)】1-5、以佛法谈生命的意义
下一篇:【填空、開示、简答(二)】1-6、修心如履薄冰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5 05:41 , Processed in 0.0505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