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74|回复: 0

【故事】217 有失才有得,无失便无得,失此得彼,得无所得,还是得了,这才是无得无失

[复制链接]

2176

主题

393

回帖

7万

积分

积分
78213
发表于 2021-11-6 17: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事】 有失才有得,无失便无得,失此得彼,得无所得,还是得了,这才是无得无失--20140914 中国台北-217



文字部分:

 

有一位年轻人和妻子吵架吵很厉害,他非常后悔,说自己结婚前看走了眼,为什么娶了这样的妻子,感觉日子如此难过没有意思,他想征求父亲意见之后和妻子离婚。父亲听完孩子的话后说:“儿子,你妻子有优点吗?”儿子想了想说:“结婚前有,现在没有了。”父亲接着问:“你在她心目中,她认为你有优点吗?”儿子说:“婚前有,现在也没有了。”父亲说:“你比我强,我结婚前不知道你母亲的优点是什么。”然后父亲带着儿子走出房门,到屋外拿起一片瓦片和棉花,问儿子:“棉花和砖瓦哪个更硬?”儿子说:“当然是砖瓦硬。”父亲将砖瓦和棉花提到一定高度,突然放手,瓦片摔得粉碎,而棉花轻轻落下。父亲说:“孩子你看,硬的会摔碎,软的丝毫未损。孩子,你应该像棉花一样好好地谦卑,我们人不能伤别人,伤了别人一定会伤害自己,不能像瓦片一样有棱有角,遇到冷的时候就结冰,遇到硬的时候就碎了,伤别人,更伤自己。要承认别人的优点会让自己很温暖,你天天盯住别人的缺点会伤你自己的心。我们要学习棉花,为别人抵御风寒,使她温暖。有时候一句好话可以温暖她的一生,一句刻薄自私的话可能让她记恨一辈子,可能就会葬送你的婚姻,难道你希望父亲像你对待妻子一样去对待你的母亲吗?”常后悔的人是不能理解别人的人,是一个自私的人,常为自己的小我着想,永远不是一个学佛人,因为学佛人是舍弃小我、成全大我的人。我们学佛人要忘记别人的缺点,记住别人的优点,会活得更健康、更快乐。(掌声)

 

心要无障碍,现在的人看见别人都有障碍,怀疑、嫉妒、瞋恨,这些不是我们学佛人应该拥有的心态,你们未来都是要到天上去做菩萨的人,菩萨会像你们一样嫉妒瞋恨吗?要无障,看到谁都要无障碍,脑子里要无念,才能自性不动,有善根之人才会有善念,有善念之人才会有善行善言。有失才有得,无失便无得,失此得彼,得无所得,还是得了,这才是无得无失。要无障无碍,无罣无碍,心无罣碍,才能照见五蕴皆空。(掌声)

 

很多学佛人学到后来,瞋恨这个、瞋恨那个,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想一想,我们伟大的菩萨会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吗?想一想,佛陀两千五百年到人间,吃尽人间苦,将佛法送到了人间。想一想观世音菩萨、济公菩萨,每一位菩萨的成就都是靠着众生,而众生想要成佛靠的是自性和自立。我们要善待人生,要对得起人生,要放下自己。人要海纳百川,人要懂得接受别人的意见,把自己的心慢慢洗涤。

 

有一天一个农夫的驴子不小心落入枯井,农夫绞尽脑汁去救它,几个小时都没成功,驴子还在枯井中哀嚎。农夫没有办法,决定放弃,因为驴子也老了,以免它痛苦地死,决定埋了枯井。村里的老百姓不断将泥土往枯井中填,驴子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时,哭得非常凄惨,过了一会儿,驴子不哭了,它安静了,它将铲进枯井的泥土抖落下来,站到泥土之上,几个小时中,驴子不停地将大家铲来的泥土抖落在枯井底,自己站在泥土之上,最后驴子站到了井口,在众人惊讶中它快步离开。在学佛中,有时候会陷入烦恼和困惑之中,犹如我们落入枯井中会被各种泥沙倾倒在身上,想要摆脱烦恼摆脱困难,秘诀就是将身上的污泥浊水、五欲六尘像泥沙一样慢慢地抖落,不能有贪心,不能对别人有嫉妒,将自身的烦恼抖干净,才能站在佛的境界勇敢地活在人间自我的净土中。(掌声)

 

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在学佛当中最要紧和最重要的是要有自性,我们心中的自性会增加我们的愿力,有了愿力才会有行动,佛菩萨说的信愿行让我们在学佛中永远不要舍弃佛法这一真谛。(掌声)

 

20140914  中國臺北






上一篇:【故事】225 想得到快乐,不是增加财富,而是要懂得降低欲望,欲望越少越快乐,财富需求越多越痛苦
下一篇:【故事】219 要学会做人间的有情菩萨,常乐我净自性定,常悟我得自性慧,常圆无执自性戒,常满无漏戒定慧,这就是学佛人应该拥有的四常态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5 03:40 , Processed in 0.04518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