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佛法与养生
原文网址:
http://www.guan.woxinwuwo.live/sina/p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599&extra=a:2:9:&tim=1642346489024
原文填空1-19-(1)(提)
法语记诵
要经常观-想,就是用自己心里的眼睛来看自己的身体
要经常想“吾善养吾浩然正气,浩浩乎塞乎天地之间”。
原文填空
给大家谈谈( )养生之道。你们要经常( ),就是用自己( )的眼睛来看自己的身体,对身体非常有益。
观-想( ),经常观-想自己的头脑非常清醒
观-想( ),经常观-想自己的心是红色的。
观-想( ),观-想自己的肺很白净。
观-想( ),观-想自己的肾脏是温的。
观-想( ),精要元固。……要用你的( )守住你的精。
观-想( ),经常观-想自己的胃很和,即很平和。
观-想( ),观-想自己的肝很舒畅。……( )一定要消,经常观想消掉胆石。
观-想( ),经常观-想自己的肠子很柔润
观-想( ),经常观-想自己的脾脏很健康。
总结起来就是,头( ),肺( ),心( ),肾( ),精( ),胃要( ),肠要( ),肝要( ),脾要( ),胆石要( )。
要经常想“吾善养吾( ),浩浩乎塞乎( )之间”。谁都要养自己的气,但一定要养自己的浩然正气,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接天地之( )。……做人一定要有( )。
原文填空答案
(佛法) (观-想) (心里)
(头)
(心)
(肺)
(肾脏) (元神)
(精)
(胃)
(肝) (胆石)
(肠)
(脾脏)
(清) (白) (红) (温) (元固) (和) (潤)
(舒) (健) (消)
(浩然正气) (天地)
(正气) (浩然正气)
简答自测1-19-(1)
如何理解”佛法养生之道:用自己心里的眼睛来看自己的身体”?
答:要经常观想,就是用自己心里的眼睛来看自己的身体。
观想头,经常观想自己的头脑非常清醒。
观想心,经常观想自己的心是红色的。
观想肺,观想自己的肺很白净。
观想肾脏,观想自己的肾脏是温的。
观想精,精要元固,(指男性),女性讲的是精神。男性讲的是精。
观想胃,经常观想自己的胃很和,即很平和。
观想肝,观想自己的肝很舒畅。
观想肠,经常观想自己的肠子很柔润。
观想脾脏。经常观想自己的脾脏很健康。
总结起来就是,头清,肺白,心红,肾温,精元固,胃要和,肠药润,肝舒畅,脾要健,胆石要消。
经常想“吾善养吾浩然正气,浩浩乎塞乎天地之间”。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開-示1-19-(1)(提)
要经常观想,就是用自己心里的眼睛来看自己的身体,……头清,肺白,心红,肾温,精元固,胃要和,肠要润,肝要舒,脾要健,胆石要消。
Wenda20111030 17:55
如何观想
问:师父,我现在不太会观想,乱观想肯定是不好啦,但是观想会不会比不观想可能要好一点?观想有没有什么诀窍?
答:观想是这样的,你要看观世音菩萨看得仔细一点,你觉得自己脑子最干净的时候,看着观世音菩萨。比方说看着观音堂的观世音菩萨,你盯着菩萨,看眼睛,看菩萨的法像,看菩萨的头发多么庄严,然后你把眼睛闭起来,你不要一直看,一直看到后来,杂念就会进来了(对对对)乱七八糟想法就会来了。看完之后,把眼睛闭起来之后,会一直有这个形象留存在你的记忆当中。这种观想是最好的(我懂了)
Wenda20201002 28:03
佛法养身之道;如何把菩萨的金光万道接到自己身上
问:师父,您在白話-佛法第一册《佛法与养生》里面讲到佛法养生之道,大概里面有一段话是:“头清、肺白、心红、肾温、精元固,胃要和,肠要润,肝要舒,脾要健,胆石要消,金光万道上身,要把菩萨的光照着自己。你们这些徒弟念经能想到金光万道?要把菩萨的金光万道全部接到自己的身上,照到你的肺白、心红,这就叫现实与佛法结合起来应用。智慧像一团光,人心散乱,不易成状,你的聪明才智实际上就像光一样是一团,如果散乱了,杂念多了就不可能有智慧了。要想有智慧,这个心必须要静,心静才能把智慧之光聚集起来。”
同修们问,怎么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个佛法与养生,利于身体,更加利于学佛念经、修心修行。还有这个金光万道,他们不知道该怎么照,又不懂得怎么照。
答:举个简单例子,你现在没在太阳下,但是你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吗?(感受到)好了,就这样啊。你感觉到金光万道,你就能够想象这种金光万道。人最高级的地方就是有一个想象力。能想象出金光万道的话,你就感觉你看到,你可以感觉到它的温暖。过去曹操有一个故事不是“望梅止渴”吗?他的士兵走路走到后面口乾舌燥,每个人都没水喝,曹操就跟他们说:你们再往前面走两公里就有一片梅林——梅子的林,你们就可以吃梅子了。大家一想到梅子,马上嘴巴也不干了,吐沫也出来了。其实这就是精神上的东西
(师父,这金光万道是不是也能打通我们身体的经络或者是帮我们身体越来越健康?)对啊,金光万道实际上就是当你想通的时候,开心的时候,你的脸红润,你的手都会红润,你的脚底都会红润,这就是经络打通了,大周天、小周天都打通了。那你这个时候,你整个的血液循环舒畅,经络、脉冲完全属于正常状态下,所以你就特别精神好。人精神好的状态下就是这种情况下,那么就是金光万道(好)
经常想“吾善养吾浩然正气,浩浩乎塞乎天地之间”。
Wenda20171217A 19:04
如何理解“吾善养吾浩然正气,浩浩乎塞乎天地之间”
女听众:师父经常教导我们,让我们常常念“吾善养吾浩然正气,浩浩乎塞乎天地之间”。看到您在第一册《白話-佛法》三十九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提到:“在你的心中要有如如不动的道场,这个道场就是佛的道场,魔就没有立足之地,自己正气浩然,你说魔还能进来吗?”是否也就是说,我们常念这句话,让浩然正气的意念进入我们的八识田中,魔就不容易进来吗?
答:对。中国有句古语“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你心中戒律守得牢牢的,杂念、不好的妄念怎么能够进入你的内心呢?你今天放纵自己,就等于把自己的戒律去掉了,那你很容易犯罪、犯错误(如果我们每天睡觉前念上几遍是否更有利于我们的正气常存,同时也会进入我们的八识田中,更有利于我们的修行吗?)用不着念出来,心里念就可以了。“吾善养吾浩然正气”,正气怎么来的?养出来的,所以“修养修养”,修出来、养出来的。“浩浩乎塞乎天地之间”,自己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不做小人,因为只有人是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没有一个动物不是背朝着天的。
wenda20170101A 18:32
浩然正气与嫉恶如仇的区别
男听众:師-父,浩然正气与嫉恶如仇的区别是什么呢?
答:浩然正气,人家不能对你造成伤害,因为浩然正气是接天地之气,“浩浩乎塞乎天地之间”。浩然正气来自于菩-萨,来自于天地之间,所以没有鬼、魔能够搞你的;嫉恶如仇的意思是你这个人很正,对那些不好的、邪的、魔的东西,你不会接受,也不会看得上眼的。
原文填空1-19-(2)(提)
法语记诵
念-咒-语要清静语,要无量意,要密不可译。
经-文是接天地的,让你自己与自然融合为一体,然后你的眼前会呈现出一片光明。
原文填空
怎样念-咒有效果?……念咒-语要( ),要( ),要密不可译。……( )的时候念-经的效果最好。用( )念-经时,你的意-念是( )的。
菩-萨的( )不是凡人能理解的,……如果理解错了,反而会影响念经的效果。只能( )译,不能( )译。经-咒都是菩-萨的( ),
每个人念-经的效果为什么会不一样?
第一,( )不同,( )不同。
第二,( )不同。
第三,( )不同。
要( )眼睛念-经,因经-文是接( )的,让你自己与( )融合为一体,然后你的眼前会呈现出一片( )。……要念到( ),……就会和天地融为一体。
原文填空答案
(清净语) (无-量-意) (心静) (无-量-意) (无量无边)
(心-咒) (音) (意) (真言)
(因-果) (孽-力)
(意-念)
(音-声-海)
(睁开) (天地) (自然) (光明)
(身心俱忘)
简答自测1-19-(2)
1. 怎样念咒有效果?为什么经文不一定要去理解它?
答:念咒语要清静语,要无量意,要密不可译。
心静的时候念经的效果最好。用无量意念经时,你的意念是无量无边的。
菩萨的心咒不是凡人能理解的,……如果理解错了,反而会影响念经的效果。只能音译,不能意译。经咒都是菩萨的真言。
2. 每个人念经的效果为什么会不一样?
答:第一,因果不同,孽力不同。
第二,意念不同。
第三,音声海不同。
要睁开眼睛念经,因经文是接天地的,让你自己与自然融合为一体,然后你的眼前会呈现出一片光明。
然后慢慢念,慢慢把眼睛闭上。
念到身心俱忘,......就会和天地融为一体。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開-示1-19-(2)(提)
念咒语要清静语,要无量意,要密不可译……心静的时候念-经的效果最好。用无量意念经时,你的意念是无量无边的……菩萨的心咒不是凡人能理解的……如果理解错了,反而会影响念-经的效果。只能音译,不能意译。经咒都是菩-萨的真言
Wenda20200710 01:12:28
臺-長-开-示“身心气合一”
女听众:《白-話-佛-法》第一册:怎么样念经效果好?師-父说“身气合一、心气合一、身心气合一”。请師-父再慈-悲-開-示一下。
答:坐在那里安安定定地念经,然后脑子杂念没有,气场就稳了,就干净了。气一干净,身体一安定,那么就是身心合一了。因为你人寂静的时候,心寂静的时候,你本性当中的佛性就产生了(感恩師-父)
wenda20161202 01:22:53
如何念-经效果更好
男听众:念-经的时候,我们应该想着经-文的内容,还是想着菩-萨,还是想着所求的事,哪个能使念-经达到更大的效果?
答:念-经的方法很多,太多了,有一种叫“无念”,念念无念,念念有念;有的时候,要观想;有的时候……要看念-经不同程度的,像刚刚开始念-经的人,最好照着字念,不一定要理解,总的理解就可以。比方说你念-心-经,总的理解开智慧,念-心-经开智慧。念-经的时候你就想着观世音菩萨,脑子里想着开智慧,就是一遍了(如果是修了好多年的同-修呢?)念到后来脑子里空白一片,呵呵……(就是很静)完全静了,完全没有想法了。“我在念-经”,还有一个“我”字在,还是“我执”;念到嘴巴里出来不知道谁在念了,那就是境界出来了。
你今天做好事,“我要做好事”,那你还有个“我”字;等到你想做好事,你就帮人家做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好事。就像妈妈天天在家里做饭,她没想到“我在为你们做饭”,她做饭觉得很自然,她到了厨房噼里啪啦就弄起来了。无我了,母亲无我了。她还说“我天天给你们孩子做饭啊,你看这么累啊,我天天要给你们洗菜、买菜,还要帮你们烧,洗碗……”好了,“我”字在里边了,所以很多妈妈做到后来就不开心了。夫妻嘛,就是:“我帮你老头子,我嫁给你,整天我为你做,我是你奴隶啊?”那么吵架了,离婚了。你没有“我”的话,都觉得“哎哟,一家人,一家人,这个应该做的,应该做的”,那先生也觉得“哎呀,这个太太怎么这么好啊,整天忘我地劳动”。“忘我”就是去除我执了,明白了吗?
每个人念-经的效果为什么会不一样?1,因-果不同,孽-力不同2.意念不同3.音声海不同……经-文是接天地的,让你自己与自然融合为一体,然后你的眼前会呈现出一片光明……念到身心俱忘……就会和天地融为一体。
wenda20170312A 54:53
有关念-经后的入定、出定
女听众:请问師-父关于念-经的问题,同修按照師-父《白-话-佛-法》中说的三个合一心气合一、声气合一,还有身心合一的方法静坐念经,达到身心俱空、念念无念而念的静、空的状态,时间持续半小时以上。现在他在没有自主意识的情况下,突然身体偶尔会动一下,很快会脱离那种静空的状态,比如手指动或者身体晃动等。请師-父-開-示,这是什么原因?
答:这个就是他腾空了,内心空人就轻。所以一个人脑子干净的话,他坐在那里打坐,到后来人就会晃,身轻如燕了(那他突然手指动一下、身体晃一下,他就从这种状态里出来了)很简单,回到现实中。因为手指动了,它是牵动自己的神经,神经有感应的话你就回来了。很多人打坐到最后,突然之间想起来,“哎呀,这个时间不对嘛,这个时间我有感应,应该去接孩子了”,你就出定了。过去叫入定、出定(就是自己有个杂念了?)不是杂念,就是人间的东西已经触动你的神经了。你入定的话,你的里面全是空的;你出定,会有一个东西来刺激你一下,你才会出定的
(師-父,他想问,接下来念经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呢?)不停地念,没有什么注意的。念-经没有什么窍门的,老实、诚恳、诚心,忠诚菩萨,就这么好好念(明白了,感恩師-父)
wenda20140704 01:13:20
“念念无念”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区别
女听众:“念念无念”还有“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两个有什么不同啊?
答:当然有不同了,讲到底你们所有问出来的问题都是提到一个境界问题。“念念无念”就是念到后来已经没有念头了,那就是菩萨了。念念无念,“我什么念头都没有,我念经念到后来也没有念”,人家问你:“念过经吗?”“我没念过。”明白了吗?就是很正常了,觉得它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了(如果一边做家务,一边在念经,感觉好像不是在念经,嘴巴一直在动……)那就对了,那个就是初级的“念念无念”。先是“念经”的“念”,念念无念,这个“念念无念”实际上分两步走,第二步就是说你先念经好像没有念一样,念到后来你连念头都没有了,这才叫“念念无念”(这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那不一样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小和尚是不用心在念,所以他没有效果;那个是用心念,念到后来自己都忘记了“我很用心在念”,听得懂了吗?(嗯,听得懂)比方说举个简单例子,你在做某一件事情认真得不得了你在写书法,心很静的,完全融入在书法当中的时候,我问你人家过来看你,你就好像没有看见别人在边上一样的,明白了吗?(明白)
原文填空1-19-(3)(提)
法语记诵
金光万道上身,要把菩萨的光照着自己,......要把菩萨的金光万道全部接到自己的身上,......这就叫现实与佛法结合起来应用。
智慧像一团光,人心散乱,不易成状。……要想有智慧,这个心必须要静,心静才能把智慧之光聚集起来。
原文填空
怎样念经才能起效果?
1) 要( )下药
2) 要( ),要( ),要( )。念经要念到法喜充满,要念到心花怒放。
3) 要( ),听( )。……( )集中,观想观世音菩萨,然后自己听自声音。
4) ( )上身,要把菩萨的光照着自己,……要把菩萨的( )全部接到自己的身上,照到你的肺白,心红……这就叫现实与( )结合起来应用。
智慧像( ),人心散乱,不易成状。……要想有智慧,这个心必须要( ), ( )才能把智慧之光聚集起来。
原文填空答案
(对症)
(放松) (安静) (微笑)
(观想) (声音) (思想)
(金光万道) (金光万道) (佛法)
(一团光) (静) (心静)
简答自测1-19-(3)
怎样念经才能起效果?怎样有智慧?
答:1)要对症下药,
2)要放松,要安静,要微笑。念经要念到法喜充满,要念到心花怒放。
3)要观想,听声音。……思想集中,观想观世音菩萨,然后自己听自己的声音。
4)金光万道上身,要把菩萨的光照着自己,你们这些徒弟念经能想到金光万道?要把菩萨的金光万道全部接到自己的身上,照到你的肺白,心红……这就叫现实与佛法结合起来应用。
智慧像一团光,人心散乱,不易成状。……要想有智慧,这个心必须要静,心静才能把智慧之光聚集起来。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開-示1-19-(3)(提)
金光万道上身,要把菩萨的光照着自己,......要把菩萨的金光万道全部接到自己的身上,......这就叫现实与佛法结合起来应用。
Wenda20201002 28:03
佛法养身之道;如何把菩萨的金光万道接到自己身上
男听众:师父,您在《白話-佛法》第一册《佛法与养生》里面讲到佛法养生之道,大概里面有一段话是:“头清、肺白、心红、肾温、精元固,胃要和,肠要润,肝要舒,脾要健,胆石要消。金光万道上身,要把菩萨的光照着自己。你们这些徒弟念经能想到金光万道?要把菩萨的金光万道全部接到自己的身上,照到你的肺白、心红……这就叫现实与佛法结合起来应用。智慧像一团光,人心散乱,不易成状。你的聪明才智实际上就像光一样是一团,如果散乱了,杂念多了,就不可能有智慧了。要想有智慧,这个心必须要静,心静才能把智慧之光聚起来。”同修们问,怎么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个佛法与养生,利于身体,更加利于学佛念经、修心修行?还有这个金光万道,他们不知道该怎么照,也不懂得怎么照。
答:举个简单例子,你虽然没在太阳下,但是你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吗?(感受到)好了,就这样啊。你感觉到金光万道,你就能够想象这种金光万道。人最高级的地方就是有一个想象力。能想象出金光万道的话,你就感觉你看到了,你可以感觉到它的温暖(对)过去曹操有一个故事不是“望梅止渴”吗?他的士兵走路走到后面口干舌燥,每个人都没水喝,曹操就跟他们说:你们再往前面走两公里就有一片梅林——梅子的林,你们就可以吃梅子了。大家一想到梅子,马上嘴巴也不干了,吐沫也出来了。其实这就是精神上的东西(师父,这金光万道是不是也能打通我们身体的经络或者是帮我们身体越来越健康?)对啊,金光万道实际上就是当你想通的时候,开心的时候,你的脸红润,你的手都会红润,你的脚底都会红润,这就是经络打通了,大周天、小周天都打通了。那你这个时候,你整个的血液循环舒畅,经络、脉冲完全属于正常状态下,所以你就特别精神好。人精神好的状态下就是这种情况下,那么就是金光万道(好)
wenda20160226 29:13
关于“佛光普照”的开示
男听众:师父,您刚才说的这个“佛光普照”是外加持还是内加持?
答:“佛光普照”内外都加持,因为这个佛光它有穿透力的,从你身上加持到你的肉身,穿透力穿到你的心里,穿到你的脑子里,那不就是里外都加持吗?佛光都普照到了,对不对?我问你一句话你就知道,太阳晒的时候,你是外面还是里面?(都有)你外面热了,是不是心里就暖洋洋了?(对对对。师父,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到佛光普照呢?)做功德的人都能得到佛光普照(是我们在拜菩萨的时候得到佛光普照,还是我们平时只要好好地做功德、好好修善积德就能得到佛光普照呢?)我问你,太阳在你走路的时候佛光普照呢,还是阳光照进你家佛光普照?(哦,明白了,一直都会照到)它就是一直在照着,只是你在什么地方接收它的问题(那一般在哪种地方比较容易接收呢?)佛光普照是在你做好事的时候、做善事的时候,最容易接收。
智慧像一团光,人心散乱,不易成状。......要想有智慧,这个心必须要静,心静才能把智慧之光聚集起来。
wenda20150906A 21:57
可求菩萨开智慧来加强“戒”、“定”两力吗
男听众:戒、定、慧三位一体,当发现自己戒律、定律不够时,能否以“智慧”为突破点,求菩萨开智慧来带动“戒”、“定”二律的提升呢?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
答: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因为当你戒律不够、定力不够的时候,“慧”开不出来的。发不出来呢求智慧,求智慧菩萨还是会帮助你戒、帮助你定。因为这是一个规律,你没有戒律、没有定力的话,你达不到智慧,求最后的智慧你还得要戒、还要定,其实菩萨是帮助你戒,再帮助你定。明白了吗?(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Wenda20200329 37:40
何为智慧之光;师父的法宝就是《白話-佛法》
男听众:您开示说的“肉身之光加上智慧之光就是佛之光”,何为智慧之光呢?怎么修智慧之光?您再开示一下。
答:比方说过去在同学当中,大家碰到一个问题都不知道怎么回答,都说等这个人来,等到这个人来了,他一讲,“哦……”那么等的时候这个人是不是有智慧之光?(是的)比方说大家碰到什么事情都解决不了,说要等师父过来,你们在等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师父有智慧之光?(是的)就是这个光,明白了吗?(好好学《白話-佛法》就能得到智慧之光,是这样吗?)一定的,而且《白話-佛法》它是一点一点让你得智慧,它不是一下子的,你经常长期地学,你的智慧之光就充满(明白了。我那天在想“师父的法宝是什么,师父的法宝就是《白話-佛法》”,是这样吗?)对啊,师父的法宝就是《白話-佛法》。《白話-佛法》非常好,而且开启人的智慧,锻炼人的心智,成全人的功德,就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