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32|回复: 0

[修心修行] Ⓑ0557_FS8随缘不变|05.28放下随缘|05修心修行|《心灵百科》【文字·畅听】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209

回帖

35万

积分

积分
356068
发表于 2023-6-29 21: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返回目录 

Ⓑ0557_FS8 随缘不变|《心灵百科》专题【文字·畅听】

    №:05 修心修行_28 放下随缘
  ———《心靈百科》專題畅听

☟手机版点击相应标题阅读☟

♪03591♪FS8.01 “随缘不变”和“不变随缘”,本性如如不动

♪03592♪FS8.02 智者要控缘,迷者要随缘

♪03593♪FS8.03 “随遇而安”,以不变应万变,顺其自然,顺应环境

♪03594♪FS8.04 道法自然,fo道在心中,一切随缘

♪03595♪FS8.05 生活一切随缘,学佛坚持不变

♪03596♪FS8.06 天时是因,地利和人和是助缘

FS8 随缘不变【专题】


.

♪03591♪ FS8.01 “随缘不变”和“不变随缘”,本性如如不动

———wenda20170407_3004

听 众:師 父,在《白话佛法》里您讲过“随缘不变”的意思:“随缘不变不但是一种胸怀,还是一种成熟,是对自我内心的自信心的一种把握。如果一个人有信心,就能够把握住自己,天大的缘分来了,他也能够随缘。”后来師 父又说过“不变随缘”,是不是可以理解成随缘过程中不要改变自己的本性,要用本性来控缘?

臺 長:对啊。“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实际上就是在整个随缘过程中操作性的问题。“随缘不变”,因为你随着这个缘分来了,你本性没有变化,还是这么走;“不变随缘”,就是说你的本性不变,但是什么东西来了,它就会沿着你的这个本性来转。举个简单例子,在水中有一块石头,潮来了,本性不变,就是这块石头不动,它就必须围绕你两边走掉,它不能淹过你,这不叫“不变随缘”吗?(您举这个例子就明白了)你的本性永远不要变,什么缘分来了,它都顺着你,不叫随缘了吗?这叫智慧(您说的如如不动也是这个意思是吧?)对啊。学佛学到后来要有哲学观,佛学那是经典啊。佛陀的东西不是单单念念 經、敲敲木鱼,是要把你的精神灵活改变,那是一种高深的哲学(是,是一门非常深的学问,越学越觉得深)所以爱因斯坦都对佛陀敬佩得不得了。

♪03592♪ FS8.02 智者要控缘,迷者要随缘

———wenda20170127_5809

听 众:“智者要学会控缘,对于还不开悟的人,我们要随缘。”请師 父为我们开示一下控缘与随缘的差别,如何管住自己人间的缘分?

臺 長:控缘,就是有缘分来了你也要学会控制。比方说一个男人,有个女人突然之间爱你了,你也要控制住。比方说你自己有家了,你当然要学会控制了(是的)控缘,控制缘分,不要让它过分。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是经过自己的努力之后,不能达到某一种理想的效果,那只能随它而去。

♪03593♪ FS8.03 “随遇而安”,以不变应万变,顺其自然,顺应环境

———wenda20180729B_0711

听 众:師 父,刚才您讲了“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最近您又说“随遇而安”。您再说一下随遇而安吧。

臺 長:随遇而安,实际上经常要用。我们在人间,你要经常用“随遇而安”这四个字。为什么?“随”是什么?来了,“遇”就是遇到了,就是说只要来了,遇到了,你就要保持一种好的心态,然后适应环境。实际上就是不管什么东西来到你身边了,好的、不好的、难过的、痛苦的,在任何的环境当中你都能够满足它,能够得到它。不是墨守成规,而是以不变应万变(明白了,以不变应万变)就是顺其自然。顺应环境,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当中,你都能得到境界的满足,去适应这个境界,你就成功了。

♪03594♪ FS8.04 道法自然,fo道在心中,一切随缘

———zongshu20180410_2508

臺長语:学佛——道法自然,fo道在心中,一切随缘就叫自然。佛法本身就是自然的,你学也好,不学也好,学是自修自得,不学是自己失误。所以,你要是不到社会上去,你要在家里,那你可以随缘。你一旦开始要救人了,为别人背了,你就必须好好地离开自我,去成全大我。做人很不容易的,不跟人家争,不跟人家斗。有时候电视台很多的节目当中,大家看到一些新闻,一碰就跳,一碰就争,一碰就斗。

♪03595♪ FS8.05 生活一切随缘,学佛坚持不变

———wenda20141212_0838

听 众:同修很想参加師 父的法会,他也很努力,但是遇到各种阻碍,像这种障碍、阻碍,通过什么方法来化解呢?如果这位同修放下一切的阻碍去了法会,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臺 長:我不能具体地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只能给你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你说出家做和尚是好事还是坏事?出家做尼姑是好事还是坏事?站在不同的境界、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所以这个问题很简单,对和尚、尼姑来讲,他们是解脱,他们是开悟,他们是放下,他们会没有烦恼了。而对常人来说,他把家里抛弃了,不要爸爸妈妈,不要自己老婆,自己一切都不要,他们这是自私。那么这个问题,你说到底是自私还是放下了呢?(应该辩证地去看待)呵呵,你讲不出来了吧?实际上就是根据你自己的观点来看问题。如果你觉得你要寻找一种解脱的道,你必须要付出,而这种付出必须在人文上、在伦理上都能够说得通的付出和解脱,这样的话,才符合21世纪的修行法。过去这种也是真的很残酷,我过去有一个弟子,突然之间他觉得“哎呀,我开悟了”,臺 長没有叫他去出家,他出家了,孩子只有一岁,老婆带着孩子,过几天他又还俗了,呵呵。所以在21世纪,应该怎么样修法,实际上不同的时期带来不同的问题,不同的修法带来不同的解决我们人间烦恼的一种“方程式”。实际上摆脱自己的苦恼有好几种,不能硬摆脱,要软着陆。软着陆是什么?说服家庭,让家里更多地相信之后,你才能有更多的方便。如果你硬着陆的话,“我就出去了,去跟着臺 長修了”,那么家里老反对你,实际上还是给你带来业障,不要说其他的,家里人老犯口业的话,你也有业障啊,对不对啊?(是是是)所以最好的方法,能够把家里人说通念 經,尽量能够用慈悲心把他们讲通、讲明白。那么有些人业障很重,实在讲不明白,原则问题我坚持,生活上我可以一切随缘,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在学佛方面我坚持不变,谁都不要想动我。这么一来的话,他就会慢慢让步了。因为宗教信仰是自由的,国家都是支持的,所以没有人可以改变你的信仰自由(对)所以坚持自己的理念,但是在家里要摆平好所有的事情,那么你这个人就成功了(好的)你家里不做事情,整天念 經,那么家里要闹翻了。如果你家里做事情,晚上晚睡觉,坚持念 經,坚持家里事情都做好,该做什么做什么,但是我天天还是挤出我自己的时间念 經,你说他有什么话说啊?(对对!)很多人就是以为“哎哟!我现在要念 經了,我不做家务了……”那么对方就开始有意见了呀(是的)你说这种是妙法吗?不是妙法,越念 經越懒啊?越念 經家里都不弄了啊?家里脏得一塌糊涂,他还没到这个觉悟,他来帮助你弄啊?!(对对)

♪03596♪ FS8.06 天时是因,地利和人和是助缘

———wenda20170526_9140

听 众:師 父,今年4月27日《白话佛法广播讲座》中,您说到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因,地利和人和是助缘,要天时、地利、人和全部整齐了,才叫因缘和合。一个人他没有天时、地利、人和,他得不到好的结果。”其中的“天时是因,地利和人和是助缘”,弟子不是很明白,能不能请師 父再详细开示一下?

臺 長:天时是因,比方说你上辈子做了什么事情,你下辈子来受报,到人间来。因还有果,果有了,因造成了你的果,所以人家说天注定,“我的命是天注定的”,是不是天给你造成这个因了?(是)地利和人和,因为人其实是胜不了天的,人怎么胜过天?它要下雨就下雨,它要刮风就刮风,它要下雪就下雪,你可以阻止它不下雪吗?“助缘”是什么?你只能去顺着天意,顺着这个因缘,你慢慢地去帮助它怎样来达成你的事情。比方说你们公司里的老板想做一件事情,是定下来的,这是天意了,你只能助缘,就是在人为方面怎么样帮助更适合,按照老板的指令怎么来做,这叫“助缘”。人和地是什么?找地方去把这个事情完成,人怎么样尽量去完成天给你的这个指令,所以过去讲“替天行道”(師 父,“天时、地利全部整齐了”,什么叫“全部整齐了”?)举个简单例子,冬天到了,你穿的棉袄,人是助缘嘛,人穿棉袄就不会冷了吧?然后你找个晒太阳的地方,又穿棉袄又晒太阳,冬天来了你也不怕,你是不是顺应天时?你不会受伤,你不会受冻,你就不会身体不好了。就是说适应现在的天,适应环境,你就人为地去适应这个环境。比方说,现在把你安排到农村去,你是不是要适应农村的生活?这是人的助缘。你是不是要在农村跟地打交道?你是不是要了解地理?哪块地可以耕种,哪块地不能,哪块地种水稻,哪块地种麦子,哪块地种玉米,合在一起,你才会在当中生存(明白了。師 父,像我们弘扬佛法是不是也要天时、地利全部整齐了,才能够弘扬光大,就是更多地弘法?)对对对,你用这个方法解释更确切一点。天叫我们大家去弘法度人,去救人,叫大家念 經,那么你拼命地去度人,去劝人家学佛念 經,你是不是人在助缘?(对)你拼命地去发书、看光碟,去跟人家说,你到这里到那里,是不是地理在帮助你?(是的。明白了,感恩師 父)




上一篇:Ⓑ0556_FS7智慧随缘|05.28放下随缘|05修心修行|《心灵百科》【文字·畅听】
下一篇:Ⓑ0558_FS9佛缘常续|05.28放下随缘|05修心修行|《心灵百科》【文字·畅听】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4 21:33 , Processed in 0.03953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