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不住,如果你能够一切不住在你的心,就是实相境界。你们想想看,这两个人在吵架,你在旁边听,“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那个人好,这个人不好”,对你来讲,你没有去帮助这个,也没帮助那个,那你就叫实相境界。如果你跟他感情好,你帮助了他,那你就进入了虚幻虚相的世界,因为你带有感情,因为你的心中已经照见了某一件事物的是和非。为什么叫实相境界?实实在在。我们做人要实在,不要偏袒,不要原谅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不要原谅自己的毛病,要狠狠地和自己身上的毛病作斗争,把它斗倒,要彻底地消除,才能到达真实如来之相。
視頻開示67. 心无所动,心无所往
Wenda20151030 11:44
“住心”和“无所住心”有何不同
男听众:师父在《白話 佛法》里讲了要“无所住心”,还讲了一个要“住心”。怎样在生活中把这两种“心”圆融起来呢?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
答:实际上这两个“心”,它是在不同的环境上所“住”的。比方说“无所住心”那是修得比较好一点的了,“住心”是开始的时候,那是修得还一般的时候。比方说,我们读中学的时候要“住心”,读大学的时候要“无所住心”,那这话怎么解释呢?在中学的时候,我们要把所有的科目全部记得住,加减乘除、开根的方程式全部要背出来,对不对?(嗯,对对)把菩萨住在心中,等到你活学活用了,等到你大学做功课的时候,你说你还要背吗?你心里拿出来就是了,对不对?就是不要“住心”了,不住心的话你已经把菩萨深深地住在你的心里边了,所以你讲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情、思维出来的想法全部都是菩萨,你说你还要专门去把菩萨住在心中吗?不要了。这个“无所住心”并不是没有心,实际上这个“心”已经深深地进入你的八识田中了。明白了吗?(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