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71|回复: 0

【填空、開示、简答(提高一)】1-6、修心如履薄冰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09万

积分

积分
1092896
发表于 2021-10-23 04: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修心如履薄冰

 

原文网址:

 

原文填空1-6-(1)(提)

 

法语记诵

万法由心,学佛就是修心。

 

原文填空

学佛修心的路上,……(      )。

 

初学者容易误入歧途,修行高深的人也会因小小的(     )而(     )。

 

所有走上学佛道路的人,都要每时每刻(     ),才能战胜各种不同类型的(     )和(    ),达到我们学佛的目的。 

 

无论阻碍、障碍还是诱惑,感知到它们的只能是我们的(    ),做出理解作出结论的也是(    ),最后做出反应决定的还是(    )这也就是为什么(    ),学佛就是(    )。

 

虽然修行的基础是由(     )决定的,但毕竟风险要小得多。(     ),却无时无刻不面临风险。

 

原文填空答案

(“如履薄冰”)

(疏忽)(前功尽弃)

(反省自心)(心魔)(外魔)

 

(心)(心)(心)(万法由心)(修心)

(心的层次)(反观修心)

 

 

简答自测1-6-(1)

 

为什么万法由心,学佛就是修心

 

答:所有走上学佛道路的人,都要每时每刻反省自心,才能战胜各种不同类型的心魔和外魔,达到我们学佛的目的。

 

无论阻碍、障碍还是诱惑,感知到它们的只能是我们的心,做出理解作出结论的也是心,最后做出反应决定的还是心,这也就是为什么万法由心,学佛就是修心。

 

虽然修行的基础是由心的层次决定的,但毕竟风险要小得多。反观修心,却无时无刻不面临风险。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開示1-6-(1)(提)

 

所有走上学佛道路的人,都要每时每刻反省自心,才能战胜各种不同类型的心魔和外魔,达到我们学佛的目的。......万法由心,学佛就是修心。......虽然修行的基础是由心的层次决定的,但毕竟风险要小得多。反观修心,却无时无刻不面临风险。

 

wenda20141221A  27:40

 

怎么理解菩提心

 

女听众:菩提心是不是里面包括了很多种心啊?

 

答:对啊!菩提心就是菩萨的最里面最纯洁的一种,叫慈悲心里边的菩提心。实际上菩萨的心是泛泛地指的,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泛泛地指人的心,就像菩萨心一样的,低档次的是人的心,高档次的叫菩萨的心。菩提心我们现在再反过来讲,人的心里面分成好心、恶心、善心、贪心、痴心、嗔恨心,有这么多心吧?(嗯)那么菩萨的心,他没有这些不好的心,他已经是菩萨了,但是菩萨的心里面还是有一些问题的,什么问题?他有纯洁的心和不太纯洁的心,所以菩提心已经到了纯洁的心了(明白了)

 

 

六道外,事物还存在两面性么?

问:事物的两面性,在六道以外的菩萨道,是否还存在两面性?在色界天和无色界天,是否还有两面性?

 

答: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但是怎么看?佛法讲万物唯心造,你心怎么看,就看出来什么东西一切都是唯你的心在造。菩萨超出六道之后,以菩萨的心看事物,两面性、三面性……不管什么,菩萨都看出是空性,是由悟性转为空性。随着境界不断提高,到最后看出的全是悟性和空性,本性之空,空无是真谛。

 

——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二百三十二)

 

 

Wenda20181104A   42:22  

 

修心5年后要有善相

 

女听众:师父曾经说过,修心修了5年之后要有善相。同修对照自己的照片之后觉得不够庄严,然后晚上梦见一个不学佛的朋友,同修对他说:“您相貌变得越来越庄严了。”这个朋友的相貌同时发生了转变,变成了同修的样子,梦里确实很庄严。请问师父,这个是不是指同修以后会更加庄严呢?

 

答:那当然,肯定会。5年都不改相,修什么?白修了。如果一个人说“我念经念了5年以上”,还是瘦猴脸、吊眼皮、扫帚眉毛、鹰勾鼻,你说这种人能成佛相吗?(不会的)

 



原文填空1-6(2)(提)

 

法语记诵

修心……实际上就是修“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正确的道路。

 

原文填空

 

(     )修的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修(     ),并在此基础上选择(     )。……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对(    )的认识和理解,综合在一起就是对(     )的认识和理解。 

 

一个人对以上真理的(    )和(    )越多越透彻,就越接近于(    )本身,

 

越明白这些道理,越能得(    ),……越明白因果和天理,就越明白要修(    ),……越明白地狱的苦,就越不敢(    );……越明白因果和轮回,就越坚定(     )的信念

 

对(     )认识理解得越正确,就越可以在(     )上见成效,越不会修偏;越清楚(     )的生存规则,就越能发出“慈悲心”,因为(     )。 

 

原文天空答案

(修心)  (“认识和理解”)  (正确的道路)

(法 门)  (佛法基础)

 

(认识)和(理解)  (真理)

 

(清净心) (“善心”) (行恶) (学佛修行)

(法 门) (修行) (元灵) (万灵同源)

 

 

简答自测1-6-(2)

 

1、为何说修心,就是修“认识和理解”

 

答:修心,就是修“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正确的道路。

对这个宇宙,

对因果定律和天理

对轮.回规律

对不同界

对地.狱之苦

对元灵的生存规则

对“万般带不走,只有孽随身”

很重要的就是对法.门的认识和理解,综合在一起就是对佛法基础的认识和理解。

 

越明白这些道理,越能得清净心,

越明白因果和天理,就越明白要修“善心”,

越明白地.狱的苦,就越不敢行恶,

越明白因果和轮.回,就越坚定学佛修行的信念,

对法.门认识理解得越正确,就越可以在修行上见成效,越不会修偏;越清楚元灵的生存规则,就越能发出“慈悲心”,因为万灵同源。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開示1-6-2)(提)

 

修心就是修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正确的道路……很重要就是对法门的认识和理解,

 

Wenda20171029A 40:01

 

学《白話 佛法》就是保护自己的慧命,没有慧命绝对超脱不了六道

 

女听众:师父,我今天看了第十册的《白 話 佛 法》第十四篇,“修行第一,悟性为上”这一句,我回想我们这一代人对这方面好像做得不够,虽然修行了,在悟性上还不够,有时杂念太多,有时还想不开。师父,为我们开示一下。

 

答:你以后要告诉所有的人,学《白  佛 法》就是保护你的慧命,没有慧命是上不了天的。没有慧命是上不了天的。单单磕头、念经,永远不做坏事的话,你可以到天道;但是如果没有慧命,绝对超脱不了六道的。

 

所以《白 話 佛 法》一定要学。什么叫悟性?悟性就是开悟。悟性怎么来的?举个简单例子,人家去吸毒,你怎么不去啊?那么人家讲你有悟性,为什么?守戒啊。知道这个不好的,我不做,那不就悟性来了吗?人家都在贪瞋痴慢疑,你不贪、不瞋、不痴,为什么?因为你有悟性。悟性怎么来的?戒中得悟。你守戒了没有?守戒了啊。“我不去贪,菩萨叫我们不要贪,我不贪了。”你就是开悟了(对。是要看《白話 佛法》,不看《白  佛 法》不会有悟性的)不会的,慧命不会提升的,慧命慢慢就会丢失的。一个光明的东西经常不擦,到后来就变得很黯淡了;一块玻璃经常不擦,到最后镜子都看不见了(感恩师父,感恩观世音菩萨)

 

Wenda20190111   16:52  

 

  佛 》是很多经文的浓缩

 

女听众:同修梦到有个声音对他说:“师父的《白 話 佛 法》里面有大悲华经。”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答:又有《大悲经》,又有《华严经》。《华严经》也是开智慧的(明白了)跟你说了,师父的  佛 》里不单单只有这点经,很多经文啊,它是浓缩的,很多你们不知道的。一个人如果对这种做梦的问题不能理解,还有在人间不懂,要多看看师父的《白 話 佛 法》,因为里边有很多的……在人间做事应该事事无碍,人间有时候匆匆无尽,没有办法的。《华严经》讲的也是“智入三世,悉皆平等”,也就是说,你的智慧不是你今世修来的,而且是平等智,明白了吗?(明白了。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一个人对以上真理的认识和理解越多越透彻,就越接近于真理本身……;对法门认识理解得越正确,就越可以在修行上见成效,越不会修偏;越清楚元灵的生存规则,就越能发出“慈悲心”,因为万灵同源。

 

问:白 話 佛 法中说:“越清楚原灵生存的规则,越能发‘慈悲心’,因为万灵同源。”原灵生存的规则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吗?苦空无常也是吗?我们见到别人受苦会可怜慈悲,但是达不到对“万灵同源”的认识,如何理解“万灵同源”呢?是每个人都很可怜,每个人都有佛性吗?

 

答:众生皆具佛性,就是万灵同源。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本性良心,就算是坏人、杀人犯也有良心。只是良心被五欲六尘染著,本性黑暗了,看不到良心本性了。就像大圆镜智一样,在八识田中像一面镜子,很干净。镜子就是第八意识,照到好的,第八意识就存在好的;如果照到不好的、恶的,第八意识就存在不好的恶的东西。第八意识全部由外心所造。

 

——来信解答疑惑(一百九十)

 




上一篇:【填空、開示、简答(二)】1-6、修心如履薄冰
下一篇:【填空、開示、简答(提高二)】1-6、修心如履薄冰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4 23:27 , Processed in 0.03732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