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修心是一个境界的提升,...如果没有一定的境界,你救度的众生,这个众生只能是你自己。你只能救你自己,而且救到一定的位置就上不去了, 白 話 佛 法 2-12 《 从六根、六尘谈境界的提升 》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77&tim=1688112864534
相关开示: 学佛人要开悟,有一个“圆满次第”的修行方法。一个人修心要想修得圆满,它有一个程序、顺序,犹如先修小乘佛法,当小乘佛法修到一定的时候,再修大乘佛法。 师父现在教你们的就是直接学大乘、修小乘。小乘佛法是把自己先修好,叫自度,大乘佛法是救度众生,叫度人,所以自度度人,实际上就是由小乘佛法上升到大乘佛法。菩萨是度人的,所以能够度别人的人,他一定是自己已经修得很好了。 —观 音 堂 开 示 191012 《 圆满次第的修心 》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个“深”字很重要。“行深”,就是说,大乘佛法这个般若是深的,称为深般若,小乘佛法这个般若就称为小般若。 所以“行深”,就是你们要去行大般若、大智慧,就是行大乘佛法、大智慧的这个般若,要去广度众生。你今天在行大乘佛法的时候,要明白自己是不是拥有善根,自己是不是在深般若当中,能够去做、去行,能“照见五蕴皆空”吗? —观 音 堂 开 示 200623 《 照见五蕴皆空 》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就是让我们懂得勤修,专门精进地去修自己的清净心,才能达到智慧圆满的般若心。 …… 一个人的心清净,就是通向大菩提心的资粮。…清净会让你生起初发心,初发心就是正等正觉的心。如果一个人拥有正等正觉心,拥有初发心,才会懂得怎么样在人间自度度他,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超脱凡人的境界,进入正等正觉的菩萨境界。 —视 频 开 示 第73集 《 初正则终正 》
如何正确理解自度度人 问:有很多同修认为自度度人就是自己什么都不管,只管自己念经、静修,而不去帮助别人,等自己能量强了再去帮助别人。作为修大乘佛法的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自度度人? 答:首先,自己在修行当中可以帮助别人,这也叫自度度人;那么说自己修得好一点,然后再去帮助别人,也叫自度度人。所以他的理解是没错,只是他可能进入小乘佛法的概念、思维了,他觉得“我没有能量,我就没有这个胆量去帮助别人”,他是这样的。 我觉得只要他自己不犯错,自己好好地修,因为小乘佛法是大乘佛法的基础,把自己修好以后再去帮助别人,那也是一个修行的方法。 只是心 靈 法 門 是希望自度度人,自己在帮助自己、度自己的过程当中帮助别人;从帮助别人当中你会得到菩萨的加持和能量,去度人的人,慢慢地会懂得更多的道理,来加强自我修养和自己境界的提升;然后再帮助更多的人。实际上它是有一种因果关系的。 2017年意大利解答会
Wenda20200510 46:39 师父开示“深般若” 问:最近有一个菩萨的开示,说我们有个“大般若”“深般若”,像这种相当于有多少“深般若”可以庇荫到亡人呢? 答:实际上般若就是智慧。你想想看,你有菩萨的大智慧,不叫“深般若”?你有菩萨的一个大智慧,就有一个“深般若”。 比方说你舍去自己……像法师,他今天出家了,他已经有多少个“深般若”了?很多了。他舍弃了人间的名誉,舍弃了人间的欲望,舍去了人间的贪,舍去了瞋恨,舍去了愚痴……他不是每一个都是一个“深般若”?(是。那就是说一个能看开、放下的念头就会生起一个“深般若”?)对。比方说一个“深般若”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念头,简单一点讲叫好的念头,实际上从佛法界讲,一个“深般若”就是一个深的智慧(嗯。从我们最开始执著一件事情,后来能够想通、看明白,这个也是属于境界提升,也是增加了般若智慧?)对,百分之一百。 “深般若”,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智慧达到了一个顶峰,并不是说达到顶峰你一定成功的,但是至少说你已经拥有了这个智慧,所以为什么叫“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你有非常好的、很深的修行功夫了,你已经达到了甚深的修行的境界了,所以叫“行深”。修行很深了,叫“行深” (明白。如果是想要一世修成的人,他得具备多少“深般若”这样的能够出六道的条件?)一个人要是修成了,他满身都是般若。他有自觉,他有觉他,他有自觉觉他,自他皆利,他有广修六度万行,上求佛道以自觉,下化众生以觉他,这种都是菩萨的观自在,所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实际上,“行”是修行;“般若”就是你对事物理解的空性的多少而说的。如果你理解空性越深,你越有深般若;你理解空性越浅,你就没有深般若,只是浅般若。什么叫“理解空性”?你看穿了,就照见五蕴皆空了 (是的,感恩师父的精彩点化。这个“深般若”和“小般若”有没有量化的概念?)当然有了。很多的法都有量的,比方说你今天一天动了150个善念,那你今天一天就在“深般若”当中活着;你今天动了2个善念,就2个善般若,但是这个前提是你没有动过不好的恶念。如果你今天动了50个恶念,动了10个善念,你今天还是被五欲六尘所染,听懂了吗?(听懂了。那就是说如果一个恶念起,可能就会把刚才生起的般若智慧消掉了?)全部拿掉,全部被它污染了。
问:佛陀涅槃日, 得到菩萨开示:“行道之圆满,便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不可执著外相……行广大无碍陀罗心,慈悲众生,护及众生,业尽证得果位神通。”请师父开示具体含义。 答:行道,我们现在在修行,在这个佛道上面必须圆满。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圆满了就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不能圆满就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但是又不可以执著表面的东西,觉得“我像菩萨”。 行广大无碍陀罗心,心要没有阻碍,没有罣碍,你就是菩萨之心,你就会慈悲众生、护及众生,这些都是大乘佛法。在人间的业尽了,就能证得果位。有果位的人一定有神通的,有大神通的人有大果位。 解答来信疑惑 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