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07|回复: 0

【填空、開示、简答(提高一)】1-10、阻止业障产生的方法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209

回帖

35万

积分

积分
356068
发表于 2021-11-18 07: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0、阻止业障产生的方法


原文网址:


原文填空1-10-(1)(提)


法语记诵

第一靠戒,……戒是戒定慧中的基础,……高层次的“狠斗私心一闪念”……更高一层的心魔,.....只有面对、看破,悟了才能灭心魔。


原文填空

怎样才能使业障不生呢?

第一靠(   ),……戒是(   )中的基础,只有(   )了(   )了,才能减少业.障的产生,才能定住,才能不受诱惑,才能不痴,有(   )。


大毛病戒了,下一步就是高层次的(“   ”)。……将其(   )在没形成的状态中,这样一来就不会变成(    )。


更高一层的心魔,……只有(   )、(    ),(    )了才能灭(    )。


原文填空答案

(戒) (戒 定 慧) (改) (戒) (智 慧)


(狠斗私心一闪念) (掐灭) (业. 障)


(面对) (看 破) (悟)(心魔)


简答自测1-10-(1)


怎样才能使业障不生?


答:第一靠戒,……戒是戒定慧中的基础,只有改了戒了,才能减少业障的产生,


大毛病戒了,下一步就是高层次的“狠斗私心一闪念”。……将其掐灭在没形成的状态中,这样一来就不会变成业障。


更高一层的心魔……只有面对、看破,悟了才能灭心魔。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開示1-10-(1)(提)


第一靠戒,......戒是戒定慧中的基础,只有改了戒了,才能减少业障的产生……大毛病戒了,下一步就是高层次的“狠斗私心一闪念”……将其掐灭在没形成的状态中,这样一来就不会变成业障。


wenda20141212  51:51  


如何理解“心不随境转”;如何更好地持戒


男听众:師 父常说“心不随境转”,这是不是一个定力强弱的问题呢?


答:“心不随境转”一个是定力,定力是怎么来的?定力就是戒律,能戒的人就会有定,戒了之后才会有定力,定了之后才能产生智慧,所以“戒定慧”。你要想定得下来,那你必须要戒,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能看,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做的不做,不该说的不说,慢慢慢慢自己就定得下来了,有定力的话你当然不会受五欲六尘所染了


(那对于意志力薄弱,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人来说,如何更好地去持戒呢?)忍辱持戒。学会人家骂你不讲话,学会人家讲你、讽刺你、污蔑你忍辱!有什么用啊,有什么关系啊,让他讲好了。谎言有时候就像拿一把弓箭,朝着天上射箭,因为你的心是光明的,像天一样的光明透彻,所以箭射不到你的心脏的,谎言就像弓箭一样到了一定的高度,它就会慢慢自己掉下来。所以,学佛人首先要先学会忍辱,忍辱才能精进,所以必须要学会忍辱(明白了)


shuohua20170505  05:54  


如何全方位持戒


问:师父,我们如何恰当地许愿来帮助自己全方位地持戒,严守身口意三业?


答:其实全方位持戒,最容易做到的就是出家了,这是你逼着我讲这句话的。出家人不就是全方位持戒?他天天在庙里,连行僧都不行,到处跑的人都不行。你要天天在庙里这么念经,不出门,就是一日三餐加上念经修心,讲到底,不是至少超脱六道吗?至少是声闻、缘觉道的菩萨。就算阿罗汉果,那至少已经解脱了。有些人定得很高:“哎呀,我要做菩萨,我要普度众生。”你连自己都度不了,你度什么众生?你到最后连自己都保不了,能做菩萨?阿罗汉果你都做不到,你还想做菩萨?你看那些法师,他们是全方位的,他穿着法衣,他敢做坏事吗?他剃度,跟人家接触,人家会忌讳他们的。他跑出去跟着拍拍打打,人家就觉得他不对了,他也不会去拍拍打打(是)因为他穿着法衣,他怎么可以……他完全放下了,他没有家庭,所以修心就比较容易一点。我今天上午还在教育他们,平时嘴巴讲得多好听,一碰到家里人来了,碰到什么事情了,马上什么都忘记了,什么佛什么法,没了,自己家里人最重要。自私心是人的劣根性之一啊(明白了。您身边东-方-台的那些小朋友,就是那些护法,跟着您,我觉得他们好幸福,在您身边真的是一种福气)很幸福,我也很幸福,只是我是很辛苦(师父辛苦了)




更高一层的心魔......只有面对、看破,悟了才能灭心魔。


wenda20160313A  07:41  


不好的意念控制不了就是心魔;不能压制邪魔就是修得不好


女听众:師 父,您《白 話 佛 法》里写,避免业障第一靠戒,第二靠感恩心。“戒”里有三个层次:一个是去除大毛病,然后是很多私心杂念,最后是灭心魔。您提到心魔只有修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可是有不少新同修,他们念经后不久就经常意念中有这种不好的念头,自己会控制不了,越是念经的时候越会出现,平常倒没有什么。这种特别控制不了的算是心魔吗?


答:控制不了的就是心魔,因为他已经占据了你的心,超过50%了。也就是说,你已经不能用正常的心理来控制你的偏执的心理,就是你的正能量已经被负能量压制了,所以你就会发脾气,会吵架,会难过。但是这种有时候是被人家负能量引起的,是来自于外界的,再加上你自身的素质,那么都会有问题(师 父您说这个修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这些新同修修了很短时间就发生这种情况,说明他们根基好呢?还是说他们修得特别认真诚心呢?)根基也好诚心也好,还是没有压制邪魔,就是修得不好。一个好孩子,大家都说他好孩子,他今天偷东西了,你说算不算好孩子了?看现实的。


Wenda20181209B   13:47  


该如何克制心魔


女听众:当有贪瞋痴慢疑出现时,之前想的是“我要学菩萨,我是菩萨,我要一世修成,所以我不能有这样的思维和行为。”但总觉得在和心魔的抗衡当中有点力不从心。有一次听师父的开示说“众生需要什么”时,突然有被一棒打醒的感觉,从此遇到心魔出现时,就立刻想着“众生受益就好,我无所谓的”,感觉这样就能很快地化解掉不好的思维和行为。师父,是否无我利他,心中只有众生的需求,没有了自己的利益,才是对治心魔的无上法宝


答:是啊。心魔是什么?你只要有佛就有魔,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空间它本身就是具有阴阳两极的,为什么叫“阴阳”?有阳就会有阴,有男人就会有女人,一样道理。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阴阳两极和合而成的,所以当你要克制心魔的时候,你就必须阳光灿烂,你的心中佛光普照,你才能克服住。实际上红血球和白血球都需要存在你身体当中,它来保持一种平衡。但是你红血球多了,就压制白血球了;白血球多了的话,你可能就生病了(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原文填空1-10-(2)(提)


法语记诵

看破……包括很高的修为理念,像除我执除他执,破除相,无众生相等……能看破“皮囊”,去掉“执”,不着 相,这就是慧。


修 行是真正能带走的东西。......要看破就要有智慧,而要有智慧,就要通过戒定去修。


原文填空

看 破……包括很高的修为理念,像除(     )除(     ),破除(     ),无(     )等,


能(     )“皮囊”,去掉(“   ”),不(     ),这就是(     )。


人生是一个人的短暂的一部分,(     )是真正能(     )的东西。


要(     )就要有智慧,而要有(     ),就要通过(     )去修。


原文填空答案

(我 执) (他 执) (相) (众 生相)


(看 破) (“执”) (着 相) (慧)


(修 行) (带走)


(看 破) (智 慧) (戒 定)



简答自测1-10-(2)


如何理解要看破就要有智慧,而要有智慧,就要通过戒定去修?


答:看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这里包括很高的修为理念,像除我执除他执,破除相,无众生相等,……看破“皮囊”,去掉“执”,不着相,这就是慧。


修行是真正能带走的东西。


看破就要有智慧,而要有智慧,就要通过戒定去修。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開示1-10-(2)(提)


看破……包括很高的修为理念,像除我执除他执,破除相,无众生相等……看破“皮囊”,去掉“执”,不着相,这就是慧。


Wenda20180506A   33:32  


在臺長眼里什么叫有智慧


女听众:在师父眼里,什么样叫有智慧呢?


答:好好修心的人、不骗人的人就叫有智慧。因为要做菩萨的人是不会骗人的,精进努力,能够克制自己身体上的那些不好的坏习惯、恶习的人,还不叫有智慧啊?在我的眼睛里什么叫有智慧?能够看破、看穿人间,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你不去当真的,你就叫有智慧(明白了,感恩师父。因为我们在师父眼里永远都是傻姑娘)是啊,很傻,你们在追逐啊,你们在追逐很多欲望,这些欲望都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感恩师父)


wenda20160828A  46:18  


发愿一世修成不会增加自身业障;看破十二因缘,但业障未消到10%以内,难脱六道


男听众:师父,发愿一世修成会增加自身的业障吗?


答:不会,因为愿力再大,也是你的善德。做不到,但是你当时发愿的时候,你必须要有这个心,这个心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一个人看破了十二因缘,但是业障没有消到10%以内,也会脱离六道吗?)很难的。你懂得这个是好的,你没去做,你说你能成功吗?你懂得要读大学,要毕业,但是你毕不了业,你说是好吗?(是的)




修行是真正能带走的东西……要看破就要有智慧,而要有智慧,就要通过戒定去修。


wenda20160327B  24:04  


念经和“戒定慧”哪种方法更有益于开智慧


女听众:我们知道念经可以开智慧,还有通过“戒定慧”来开智慧,这两种哪个更有益于开智慧呢?


答:当然“戒定慧”了。“戒定”之后开智慧比较快。因为你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你会定得下来;心定得下来,智慧就出来了。念经是靠菩萨给你点智慧,但是如果你戒不掉,你就算念了经了,菩萨也没有办法给你智慧的(有时候,比如说想不通一件事情,念很多遍心经只是当时帮我们开智慧而已,是吧?)对,当时不一定开得通的。举个简单例子,很多人念了心经之后想起来“哎,我听听盧臺長 《白話佛法》吧”,一听,实际上就是菩萨给他开智慧,就让他多听听师父的《白話佛法》。因为念经不是直接能够让你马上想通的,是让你通过一个关系,就像观世音菩萨慈悲我们,帮我们找到个好医生看病,病就看好了一样。


Wenda20180504   15:02  


忍辱和持戒也分次第


问:初地菩萨能堪忍受,能为难事;二地菩萨是清净和戒行成就。六度里,持戒是在忍辱之前。我们平时也觉得好像忍辱比持戒还要难,那为什么初地菩萨是忍辱成就,而二地菩萨是戒行成就呢?


答:首先你要记住,忍辱分境界的。忍辱,你能忍多少啊?你能忍前世的,或者忍今世的,或者你忍到什么境界……我曾经告诉过你们一个故事:一个士兵要对老和尚开枪,结果这个老和尚就利用法力,人突然之间腾空而起,“啪”一下子蹿到上面,下来时头先着地,自己就走掉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怕这个士兵杀生,自己临死的时候,他还要救这个士兵,不让士兵造杀业,他情愿自己走掉。你想想看,这叫什么忍辱啊?这跟一般的被人家骂一句、打一下,你说能和这个忍辱比吗?(嗯,是的)忍辱的境界不一样,所以才造成了初地和二地。戒律是什么呢?戒律是越来越多的戒律,并不是指某一项戒律,菩萨修的果位越高,你的戒当然守得越高了。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次第,就像楼梯一样一层一层的。“学习”两个字,讲起来同样是学习,幼儿园的学习、小学的学习、高中的学习、大学的学习、教授的学习,都是学习,你说一样吗?(不一样。明白了)

  



原文填空1-10-(3)


法语记诵

第二个阻止业.障产生的工具是“感恩心”,……这是一个修 行的法门。……习惯用感恩心去看周围的人和事,业.障就会越来越少。


原文填空

第二个阻止(     )产生的工具是(“   ”),……这是一个(     )的法门。


只有(     )才可以断绝业 障,是(“   ”)可以使(     )的一种心情,也是对付(     )的有效武器


当你逐渐习惯用(     )去看周围的人和事,(     )才会越来越少。


原文填空答案

(业 障) (“感恩心”) (修 行)


(感恩心) (“唯一”) (业 障不生)

(贪 嗔 痴)


(感恩心)(业 障)


简答自测1-10-(3)


为什么”感恩心”能阻止业障产生?


答:第二个阻止业障产生的工具是“感恩心”这里说的感恩心,……是一个修行的法门。……


只有感恩心才可以断绝业障,是“唯一”可以使业障不生的一种心情,

习惯用感恩心去看周围的人和事,业障才会越来越少。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開示1-10-(3)


第二个阻止业障产生的工具是“感恩心”,……这是一个修行的法門……,只有感恩心才可以断绝业障,是“唯一”可以使业障不生的一种心情……逐渐习惯用感恩心去看周围的人和事,业障才会越来越少。


问:師 父在《白 話 佛 法》一中说,人的七情六欲中每一情每一欲都会产生业障,只有感恩心才能断绝业障。为什么感恩心是断除业障的唯一方法?


答:《白 話 佛 法》中前面有所指的。感恩心是最初始的心,感恩心是慈悲心的基础,慈悲心是我们的本性,慈悲来自于感恩,感恩就有慈悲心出来了,就把佛性带出来了,就是唯一的,就是慈悲心断除业障,不管有什么业障,有慈悲心的人会做坏事吗?有慈悲心,就不会贪心、不会瞋恨、不会愚痴、不会贡高我慢,是不是断除一切的唯一方法?是这个概念。


解答来信疑惑:二百零三







上一篇:【填空、開示、简答(一)】1-10、阻止业障产生的方法
下一篇:【填空、開示、简答(一)】1-11、善 事 和 功 德 的 区 别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5 20:57 , Processed in 0.05066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