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78|回复: 0

【填空、開示、简答(提高二)】1-13、心 不 随 境 转,灵...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09万

积分

积分
1094098
发表于 2021-12-10 04: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填空1-13-(3)(提)

 

法语记诵

境界不论怎样转,心一定不能转……第一,要 慧 观。第二,观 地 狱 苦。第三,观 饿 鬼 苦。

第四,持 咒 忏 悔。

 

原文填空

 

(    )不论怎样转,(    )一定不能转。

 

怎样消除自己的杂 念,不动心?

第一,要(    )。……要明白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永远不会长 久,用智慧看问题得到的就是(    )。

 

第二,观(    )。……要学会(    )自己。

 

第三,观(    )。

 

第四,(    )。……只有诚心诚意地用(    )来念经才能离开(    ),离开(    ),……念 经要(    )来念。

 

念 经没有效果,除了(    )之外,还有一个外界环境问题,吃(    ),吃(    )。

 

原文天空答案

(境 界) (心)

 

(慧 观)  (智 慧)

(地 狱 苦) (克 制)

(饿 鬼苦)

 

(持 咒忏 悔)(心)(业 障)(心 魔)(用心)

 

(心不诚) (荤 腥) (五 辛)

 

 

简答自测1-13-(3)

 

1、怎样消除自己的杂念,不动心?

 

答:境界不论怎样转,心一定不能转。

第一,要慧观。……要明白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永远不会长久。用智慧看问题得到的就是智慧。

第二,观地狱苦。……要学会克制自己。

第三,观饿鬼苦。

第四,持咒忏悔。……只有诚心诚意地用心来念经才能离开业障,离开心魔,……念经要用心来念。

 

2、念经没有效果的原因是什么?

 

答:念经要用心来念。

念经没有效果,除了心不诚之外,还有一个外界环境问题,吃荤腥,吃五辛护法神是不会来的。如果护法神闻到了刺激的味道,念诵者就无法成就其道业。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相関開示1-13-(3)(提)

 

境界不论怎样转,心一定不能转。......第一,要慧观。......要明白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永远不会长久。用智慧看问题得到的就是智慧。......第二,观地狱苦。......要学会克制自己。 第三,观饿鬼苦。第四,持咒忏悔。......只有诚心诚意地用心来念经才能离开业障,离开心魔,

 

Wenda20171008B   18:09  

 

读《白話佛法佛法》也有忏悔的作用,与念礼佛大忏悔文有何区别

 

男听众:请问师父,读《白話佛法》是不是也有忏悔作用?因为有时候读着读着就想着自己曾经做错的事情,有种忏悔的感觉。请师父开示一下。

 

台长答:百分之一百有的,过去我也没有讲给你们听。实际上在读《白話佛法》的时候,会引起你很多的心理活动,心理的思维,心理的理性在慢慢地运作,其实就是在明心见性。实际上又有忏悔的功能,又有明心见性的功能,所以为什么叫你们读。学心 靈 法 門的人,如果你不读《白話佛法》单单念经,你就像迷信一样,没有用的。要理性,不是迷信(嗯。读《白話佛法》是出声读还是看,多看几遍?)晚上,不影响别人就看,白天有空就念出来,念出来很好。你看看经文好了,经文有的时候根本不是经文,完全是当年佛陀在讲法的时候一些记录,《金刚经》也是啊,全部都是当时佛陀讲的。为什么要念出来啊?现在明白了吗?(

 

明白了。师父,读《白話佛法》有忏悔的作用,那和读礼佛大忏悔文的忏悔有区别吗?)当然有区别了,一个是自我忏悔,一个是对天忏悔。自己忏悔会增加自己的悟性;对天忏悔,由菩萨加持,会消除你的业障(明白了,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

 

 

Wenda20190315   37:39  

 

真正离开自己的想法才会达到禅的境界吗

 

女听众:请问師 父,是否一个人真正离开他的想法才会真正达到禅的境界呢?

 

答:是,你还在被它缠在里边,你“禅”得出来的?(禅不出来。那请问師 父,我们有时候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产生种种妄想,这个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就是因为你境转心在转啊,学佛的人应该境转心不转。你看这个“禅”字,你还看不出来啊?左边像一个人一样的,边上是个“单”。“单”是什么意思?“单”就是叫你简单一点,一个人做人要简单一点啊。头上像两根天线一样;心中有一块福田;人要什么事情要放得平衡,下面一个十字架实际上就是一个放平衡啊(对。那是否也是我们的业障导致的呢?)对啊,人的业障让自己慢慢变得越来越复杂,你看看我们小时候多少禅定啊,小时候思想简单啊,越活得大思想越复杂,复杂到后来,人根本想不出来了(明白了,感恩师父)

 

Wenda20170915 01:32:54

 

自心不动才能如如不动

 

问:如果我们要经常去观照自己的内心在想些什么,我们在做些什么的时候……我看佛陀的故事里,佛陀曾经让他的弟子们去修“四念住”,让他们要有专注力,然后做一件事情。后来我看您的《白話 佛 法》,好像是第十册,有写“我们不要经常去想这个事开心了,那个事不开心了,这个事是对的还是怎么样”,就不要过多地去想。是不是在修行不同的阶段,最后不想了,还是一开始要想、要明白,最后才能达到那个阶段,是吧?

 

答:对,就是这样(師父,您说我们现在如果经常地去……也不能说是去修“四念住”了,就是会经常去想这些“观身不净……”)你至少要自心不动,你自心不动才能如如不动,你自己要想,“这个世界上,一切因缘都会变成因果,我今天如如不动,因为我有定力,没有欲望。”那境界就不一样了,是这个概念(好的,我明白了)

 



原文填空1-13-(4)(提)

 

法语记诵

1)心气合一。……2)声气合一。……3)身心气合一。即念经三合一。

 

原文填空

念经时需要有以下几点,可以念出更好的效果来:

1)(    )。念经的时候你的心和你的气要合为一。

 

2)(    )。你的声音和你的气场要合为一体。

 

3)(     )。你的身体和你的心和气场要合为一体。即(     )。

 

原文填空答案

(心气合一) (声气合一) (身心气合一)

(念经三合一)

 

简答自测1-13-4)

 

如何念经才能念出更好的效果来?

 

答:1)心气合一。念经的时候你的心和你的气要合为一。

 

2)声气合一。你的声音和你的气场要合为一体。

 

3)身心气合一。你的身体和你的心和气场要合为一体。

 

即念经三合一。

 

备注(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開示1-13-(4)(提)

 

1)心气合一。......2)声气合一。.....3)身心气合一……即念经三合一。

 

wenda20170312A  54:53  

 

有关念经后的入定、出定

 

女听众:请问師 父关于念经的问题,同修按照師 父《白 話 佛 法》中说的三个合一心气合一、声气合一,还有身心合一的方法静坐念经,达到身心俱空、念念无念而念的静、空的状态,时间持续半小时以上。现在他在没有自主意识的情况下,突然身体偶尔会动一下,很快会脱离那种静空的状态,比如手指动或者身体晃动等。请師 父开示,这是什么原因?

 

答:这个就是他腾空了,内心空人就轻。所以一个人脑子干净的话,他坐在那里打坐,到后来人就会晃,身轻如燕了(那他突然手指动一下、身体晃一下,他就从这种状态里出来了)很简单,回到现实中。因为手指动了,它是牵动自己的神经,神经有感应的话你就回来了。很多人打坐到最后,突然之间想起来,“哎呀,这个时间不对嘛,这个时间我有感应,应该去接孩子了”,你就出定了。过去叫入定、出定(就是自己有个杂念了?)不是杂念,就是人间的东西已经触动你的神经了。你入定的话,你的里面全是空的;你出定,会有一个东西来刺激你一下,你才会出定的(師 父,他想问,接下来念经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呢?)不停地念,没有什么注意的。念经没有什么窍门的,老实、诚恳、诚心,忠诚菩萨,就这么好好念(明白了,感恩師 父)

 

Wenda20200710   01:12:28   

 

长开示“身心气合一”

 

女听众:《白 話 佛 法》第一册:怎么样念经效果好?師 父说“身气合一、心气合一、身心气合一”。请師 父再慈悲开示一下。

 

答:坐在那里安安定定地念经,然后脑子杂念没有,气场就稳了,就干净了。气一干净,身体一安定,那么就是身心合一了。因为你人寂静的时候,心寂静的时候,你本性当中的佛性就产生了(感恩師 父)

 

wenda20170430B   25:45  

 

念经是天地人三合一

 

女听众:师 父,我们念经的时候是天上接收我们的信息,如果一个人杂念很多,那么我们念经的信息传到天上就会减弱吗?

 

答:谁告诉你天上接收你的信息?自己倒蛮会想的。念经是天地人三合一,明白了吗?(嗯)念经是什么?一种自我修养,念经是念到自己的八识田中,进入九识田中,找回佛性。当你自己完全念经的时候跟天地有感应,并不是接收。因为你念的东西是菩萨的经文,所以菩萨就会知道你在念经,他就会给你更多的加持

 




上一篇:【填空、開示、简答(提高一)】1-13、心 不 随 境 转,灵 不 随 缘 转
下一篇:【填空、開示、简答(一)】1-14、谈受-戒与开-悟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5 18:04 , Processed in 0.04891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